中醫(yī)古籍
  • 痛風與什么因素有關

    1、與肥胖有關:飲食條件優(yōu)越者易患此病。有資料統(tǒng)計痛風患者的平均體重超過標準體重17.8%,并且人體表面積越大,血清尿酸水平越高。肥胖者減輕體重后,血尿酸水平可以下降。

    2、與高血脂癥有關:大約75%-84%的痛風患者有高甘油三酯血癥,少數(shù)有高膽固醇血癥。

    3、與糖尿病有關:糖尿病患者中約有0.1%-0.9%伴有痛風,伴高尿酸血癥者則占2%-50%。

    4、與高血壓有關:痛風在高血壓患者中的發(fā)病率為12%-20%,大約25%-50%的痛風患者伴有高血壓。未經(jīng)治療的高血壓患者中,血尿酸增高者約占58%。

    5、與動脈硬化有關:肥胖、高脂血癥、高血壓和糖尿病本身就與動脈硬化的發(fā)生有密切關系。1951年Gertler等敘述一組年輕人患冠心病者具有顯著高尿酸血證的統(tǒng)計學意義。

    6、與飲酒有關:長期大量飲酒對痛風患者不利有三,

    1)可導致血尿酸增高和血乳酸增高。

    2)可刺激嘌呤增加。

    3)飲酒時常進食高嘌呤食物,酒能加快嘌呤的代謝,導致體內(nèi)血尿酸水平增高而誘發(fā)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急性發(fā)作。

更多中藥材
  • 姜,也被稱為生姜,姜,有獨特的辛辣香味,是一種常用的調(diào)味品,它可以使各種菜肴美味可口,味道香。吃幾片姜或放一點姜,可以改善食欲,增加食欲,所以俗話說:米飯不香,吃姜。姜的辛辣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和姜酚。它們具有一定的揮發(fā)性,能增強和加速血液......
  • 三黃,即黃芩、黃連、黃柏,是中醫(yī)臨床常用的清熱解毒燥濕藥。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熱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稱為三黃,因為它們都姓黃,但經(jīng)過仔細研究,還是有一些區(qū)別的。黃芩是唇形科植物黃芩的根。中醫(yī)......
  • 枸杞應干燥、通風,避免高溫,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補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較合適;如果想到治療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過黃過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觀鮮紅,但對人體有害,購買時應注意不要簡單地注意......
  • 山藥多用于解渴(糖尿病)和虛勞咳嗽。炒后食用可治療脾胃不足和腎氣不足。但有濕熱實邪者(如大便粘滯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黃膩等)不宜多服;山藥有收澀作用,大便干結者不宜食用;山藥淀粉酶不耐高熱,不宜長時間煎炸;不要一起吃山藥和甘遂,也不要和......
  •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臨床上多采用西藥治療。雖然降壓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對于高血壓患者,試著按摩穴位來幫助降壓。以下是三個降壓效果好的穴位。百會穴百會穴具有平肝潛陽、鎮(zhèn)肝熄風的功效。現(xiàn)代研究表明,按摩百會穴可以調(diào)節(jié)微血管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