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人心和人生
——2004年春在西園寺為青年學佛社學員開示
濟群法師
各位學佛的時間和程度都有很大差距。有些人可能已學佛多年,有些人可能是初涉佛門。但無論是什么樣的程度,學佛都要從頭開始。這個“頭”是什么?正是“發(fā)心”。
所謂發(fā)心,是我們做每件事的動機和出發(fā)點,也是學習佛法的必要基礎。
發(fā)心,對許多學佛者來說并不陌生!但發(fā)心究竟有多么重要,卻很少有人能真正意識到。
在世間,和我們關系最密切的是什么?可能很多人會立刻想到家庭、親人、財富……覺得這些才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依怙。事實上,和我們關系最密切的,是內(nèi)在的“心”,而非外在的其它。無論我們是否學佛,也無論我們做些什么,必然有各自的心行基礎,必然離不開心的參與。我們所以會行善,是因為擁有善良的心;所以會作惡,是因為擁有不善的心。
我們?yōu)槭裁磿鞓??是因為擁有能?chuàng)造快樂的心??鞓凡贿^是一種內(nèi)心的感覺,真正使我們快樂的,是我們的心,而非環(huán)境。如果我們沒有能快樂的心,再好的環(huán)境也無法使我們快樂。我們?yōu)槭裁磿溃恳彩且驗槲覀儞碛袝圃鞜赖男?。同樣的清風明月,心情好的時候,會使我們怡然陶醉;心情不好的時候,卻會使我們感到蕭瑟肅殺。
我們可以逃避環(huán)境,但能逃離我們的心么?能逃避這被我們忽略已久......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人心和人生
——2004年春在西園寺為青年學佛社學員開示
濟群法師
各位學佛的時間和程度都有很大差距。有些人可能已學佛多年,有些人可能是初涉佛門。但無論是什么樣的程度,學佛都要從頭開始。這個“頭”是什么?正是“發(fā)心”。
所謂發(fā)心,是我們做每件事的動機和出發(fā)點,也是學習佛法的必要基礎。
發(fā)心,對許多學佛者來說并不陌生!但發(fā)心究竟有多么重要,卻很少有人能真正意識到。
在世間,和我們關系最密切的是什么?可能很多人會立刻想到家庭、親人、財富……覺得這些才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依怙。事實上,和我們關系最密切的,是內(nèi)在的“心”,而非外在的其它。無論我們是否學佛,也無論我們做些什么,必然有各自的心行基礎,必然離不開心的參與。我們所以會行善,是因為擁有善良的心;所以會作惡,是因為擁有不善的心。
我們?yōu)槭裁磿鞓??是因為擁有能?chuàng)造快樂的心??鞓凡贿^是一種內(nèi)心的感覺,真正使我們快樂的,是我們的心,而非環(huán)境。如果我們沒有能快樂的心,再好的環(huán)境也無法使我們快樂。我們?yōu)槭裁磿溃恳彩且驗槲覀儞碛袝圃鞜赖男?。同樣的清風明月,心情好的時候,會使我們怡然陶醉;心情不好的時候,卻會使我們感到蕭瑟肅殺。
我們可以逃避環(huán)境,但能逃離我們的心么?能逃避這被我們忽略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