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中藥、西藥盡管屬于不同的體系,但是其治病的目的是一樣的。一種疾病常非一藥可治,隨著中西醫(yī)結合工作的開展,中醫(yī)用西藥、西醫(yī)用中藥,乃至中西藥聯(lián)合運用,已為廣大患者所接受。人們普遍認為中藥藥性平和、安全,西藥見效迅速。兩者并用,雙重保險,從而形成了中西合壁的用藥模式。對此著者認為應該透過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其合理的內核。綜觀中醫(yī)、西醫(yī)兩大醫(yī)學體系的不同特點,正確地中西藥聯(lián)合運用,并非簡單地疊加而是具有其合理的內核。
一、辨證辨病 相輔相成
整體觀念與辨證施治是祖國基學的兩大基本特點。臨床上中醫(yī)辨證結合西醫(yī)辨病,常能達到標本兼顧、相輔相成的作用。臨床實驗表明:腎陽虛型的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的病人,腎上腺皮質功能及免疫功能均低于正常人。臨床上常選用西藥抗菌素控制感染,而用補腎中藥如淫羊藿、巴戟天、干姜`細辛、附片、熟地、法夏等補腎固本止咳。惡性腫瘤的治療是當仿世界醫(yī)學的難題,中醫(yī)認為其病因不外兩個方面:"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一是病邪—癌細胞;二是正氣虛—免疫力下降。所以運用中藥扶下原優(yōu)勢,培補正氣;而用西醫(yī)的手術、放療、化療等現(xiàn)代科學的快速手段祛除病邪--癌細胞就是腫瘤科常用的治療方案。如復方阿膠膠漿、十全大補湯、當歸養(yǎng)血膏等。以如膽道感染多屬中醫(yī)肝郁化火,運用慶大霉素等抗菌素常能有效地控制感染,抑其肝火,而對于肝氣郁這種功能的失調,則運用中藥疏肝理氣如枳實、白芍、柴胡等。藥理研究表明:枳實柴胡能松弛膽括約肌,有利于慶大霉素進入作用于部位。
二、協(xié)同作用 增強療效
許多中西藥聯(lián)用后,均能使療效提高,有時是很顯著的呈現(xiàn)協(xié)同作用。如:黃連、黃柏與四環(huán)素、痢特靈、磺胺脒治痢疾、細菌性腹瀉有協(xié)同作用,常使療效成倍提高。青霉素治療瘧疾有速效低毒的物點,但近期復發(fā)率較高。而與磷酸鉑喹聯(lián)用有互相增效作用,連續(xù)用藥6天,在原蟲轉陰速度和降低近期復發(fā)率方而均優(yōu)于二者單用。金銀花能加強青霉素對碉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掏作用。丙谷胺與甘草、白芍、冰片治消化性潰瘍有協(xié)同作用,已制成復方胃谷胺。從仙鶴草根芽中提出的鶴草酚對日本血吸蟲有抑殺作用。蒜甙與蓮霉素聯(lián)用提高后者效價約3倍及血藥濃度約2倍。甘草與氫化考的松在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方面有協(xié)同作用,因甘草甜素有糖皮質激素樣作用。并可抑制氫化考的松在體內的代謝滅活,使其在血中濃度升高。黃芩、砂仁木香、陳皮對腸管明顯抑制,延長地高辛,維生素B12、灰黃霉素等在小腸上部的停留時間,有利于、吸收,提高療效。
三、降低藥物的毒副反應
某些化學藥品或提純品,成分單一,治療作用明顯但毒副作用較大,與中藥配伍既提高效以減輕毒副作用。
腫瘤患者接愛化療后常出現(xiàn)燥熱傷津的陰虛內熱或氣陰兩虛,即治以滋陰潤燥清熱或益氣養(yǎng)陰中藥而取效。
5-氟脲嘧啶與環(huán)磷酰胺是抗腫瘤藥,由于常產生嘔吐、惡心等胃腸道反應,故以往沒有口服劑型,只能作注射。海螵蛸粉和白芨粉既能止血消腫,以能保護胃粘液,防止出現(xiàn)嚴重的消化道反應,現(xiàn)以5-氟脲嘧啶、鯊肝醇、環(huán)磷酰胺、奮乃靜、白芨及海螵蛸粉配合組成片劑,用于臨床治療消化道腫瘤有較好療效。
日本田中千隼報道給予某患者服抗菌素生素,不到三天出現(xiàn)白苔,胸脅苦滿和食欲不振,且逐漸加重,不能按計莉用藥,于是給小柴胡湯,上述副作用消除,因而可按計劃繼續(xù)用抗菌素生素14天,達到治療目的。
甘草酸可降低鏈霉素對第八對腦神經的毒害,使原來不能堅持治療的病人有80%可以繼續(xù)使用。而去甘草酸的甘草與呋喃唑同同合用治療腎盂腎炎則既可防止其胃腸反應而以保留了呋喃唑同的殺菌作用。
氯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有明顯療效,但最常見的副作用之一是流涎。應用石麥湯(生石膏、炒麥芽)30~60劑為療程,流涎消失率為82.7%,總有效率達93.6%。
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而無法撤停的病人,當加服甘草人參湯(生甘草、人參、黃芪、淫羊藿、菟絲子、巴戟天、鎖陽、炙附子、熟地、山萸肉、山藥、肉桂)或減少激素的不良反應。
四、減少藥物劑量 縮短療程
珍菊降壓片(珍珠層粉、野菊花、槐花米、鹽酸樂寧、雙氫克尿塞)有較好的降壓及改善癥狀的作用。若以常用量每次1片,一是三次計,鹽酸可樂寧比單用劑量減少60%。脈康芹菜子、槐花米、安妥明鈣)以中藥為主,西藥量約為常用量的33%。其降甘油三脂總有效率為88.69%。安定有嗜睡等副作用若與苓桂術甘湯合用,安定用量只需常規(guī)用量的1/3,嗜睡等副作用也因為并用中藥而消除。
五、減少禁忌 擴大適應范圍
碳酸鋰治療白細胞減少癥近年來廣泛用于臨床,但其胃腸反應也限制是了其適用范圍。如同時用白芨、姜半夏、茯苓等復方中藥,就可減輕胃腸反應,使用使許多有胃腸疾患的白細胞減少癥患者接受治療氯丙嗪治療精神病時因對肝臟有損害,故肝功能不良者忌用。珍氯片(氯丙嗪、珍珠層粉、三硅酸鎂)對肝功能輕度展品常的病人,不僅對肝功能無害,且有一定的協(xié)同作用。舒心散沖劑(心可定、三七、赤芍、郁金)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有效率為87%,心可定擴冠作用時間短,與上述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藥物配伍,可使作用時間處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中藥、西藥盡管屬于不同的體系,但是其治病的目的是一樣的。一種疾病常非一藥可治,隨著中西醫(yī)結合工作的開展,中醫(yī)用西藥、西醫(yī)用中藥,乃至中西藥聯(lián)合運用,已為廣大患者所接受。人們普遍認為中藥藥性平和、安全,西藥見效迅速。兩者并用,雙重保險,從而形成了中西合壁的用藥模式。對此著者認為應該透過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其合理的內核。綜觀中醫(yī)、西醫(yī)兩大醫(yī)學體系的不同特點,正確地中西藥聯(lián)合運用,并非簡單地疊加而是具有其合理的內核。
一、辨證辨病 相輔相成
整體觀念與辨證施治是祖國基學的兩大基本特點。臨床上中醫(yī)辨證結合西醫(yī)辨病,常能達到標本兼顧、相輔相成的作用。臨床實驗表明:腎陽虛型的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的病人,腎上腺皮質功能及免疫功能均低于正常人。臨床上常選用西藥抗菌素控制感染,而用補腎中藥如淫羊藿、巴戟天、干姜`細辛、附片、熟地、法夏等補腎固本止咳。惡性腫瘤的治療是當仿世界醫(yī)學的難題,中醫(yī)認為其病因不外兩個方面:"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一是病邪—癌細胞;二是正氣虛—免疫力下降。所以運用中藥扶下原優(yōu)勢,培補正氣;而用西醫(yī)的手術、放療、化療等現(xiàn)代科學的快速手段祛除病邪--癌細胞就是腫瘤科常用的治療方案。如復方阿膠膠漿、十全大補湯、當歸養(yǎng)血膏等。以如膽道感染多屬中醫(yī)肝郁化火,運用慶大霉素等抗菌素常能有效地控制感染,抑其肝火,而對于肝氣郁這種功能的失調,則運用中藥疏肝理氣如枳實、白芍、柴胡等。藥理研究表明:枳實柴胡能松弛膽括約肌,有利于慶大霉素進入作用于部位。
二、協(xié)同作用 增強療效
許多中西藥聯(lián)用后,均能使療效提高,有時是很顯著的呈現(xiàn)協(xié)同作用。如:黃連、黃柏與四環(huán)素、痢特靈、磺胺脒治痢疾、細菌性腹瀉有協(xié)同作用,常使療效成倍提高。青霉素治療瘧疾有速效低毒的物點,但近期復發(fā)率較高。而與磷酸鉑喹聯(lián)用有互相增效作用,連續(xù)用藥6天,在原蟲轉陰速度和降低近期復發(fā)率方而均優(yōu)于二者單用。金銀花能加強青霉素對碉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掏作用。丙谷胺與甘草、白芍、冰片治消化性潰瘍有協(xié)同作用,已制成復方胃谷胺。從仙鶴草根芽中提出的鶴草酚對日本血吸蟲有抑殺作用。蒜甙與蓮霉素聯(lián)用提高后者效價約3倍及血藥濃度約2倍。甘草與氫化考的松在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方面有協(xié)同作用,因甘草甜素有糖皮質激素樣作用。并可抑制氫化考的松在體內的代謝滅活,使其在血中濃度升高。黃芩、砂仁木香、陳皮對腸管明顯抑制,延長地高辛,維生素B12、灰黃霉素等在小腸上部的停留時間,有利于、吸收,提高療效。
三、降低藥物的毒副反應
某些化學藥品或提純品,成分單一,治療作用明顯但毒副作用較大,與中藥配伍既提高效以減輕毒副作用。
腫瘤患者接愛化療后常出現(xiàn)燥熱傷津的陰虛內熱或氣陰兩虛,即治以滋陰潤燥清熱或益氣養(yǎng)陰中藥而取效。
5-氟脲嘧啶與環(huán)磷酰胺是抗腫瘤藥,由于常產生嘔吐、惡心等胃腸道反應,故以往沒有口服劑型,只能作注射。海螵蛸粉和白芨粉既能止血消腫,以能保護胃粘液,防止出現(xiàn)嚴重的消化道反應,現(xiàn)以5-氟脲嘧啶、鯊肝醇、環(huán)磷酰胺、奮乃靜、白芨及海螵蛸粉配合組成片劑,用于臨床治療消化道腫瘤有較好療效。
日本田中千隼報道給予某患者服抗菌素生素,不到三天出現(xiàn)白苔,胸脅苦滿和食欲不振,且逐漸加重,不能按計莉用藥,于是給小柴胡湯,上述副作用消除,因而可按計劃繼續(xù)用抗菌素生素14天,達到治療目的。
甘草酸可降低鏈霉素對第八對腦神經的毒害,使原來不能堅持治療的病人有80%可以繼續(xù)使用。而去甘草酸的甘草與呋喃唑同同合用治療腎盂腎炎則既可防止其胃腸反應而以保留了呋喃唑同的殺菌作用。
氯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有明顯療效,但最常見的副作用之一是流涎。應用石麥湯(生石膏、炒麥芽)30~60劑為療程,流涎消失率為82.7%,總有效率達93.6%。
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而無法撤停的病人,當加服甘草人參湯(生甘草、人參、黃芪、淫羊藿、菟絲子、巴戟天、鎖陽、炙附子、熟地、山萸肉、山藥、肉桂)或減少激素的不良反應。
四、減少藥物劑量 縮短療程
珍菊降壓片(珍珠層粉、野菊花、槐花米、鹽酸樂寧、雙氫克尿塞)有較好的降壓及改善癥狀的作用。若以常用量每次1片,一是三次計,鹽酸可樂寧比單用劑量減少60%。脈康芹菜子、槐花米、安妥明鈣)以中藥為主,西藥量約為常用量的33%。其降甘油三脂總有效率為88.69%。安定有嗜睡等副作用若與苓桂術甘湯合用,安定用量只需常規(guī)用量的1/3,嗜睡等副作用也因為并用中藥而消除。
五、減少禁忌 擴大適應范圍
碳酸鋰治療白細胞減少癥近年來廣泛用于臨床,但其胃腸反應也限制是了其適用范圍。如同時用白芨、姜半夏、茯苓等復方中藥,就可減輕胃腸反應,使用使許多有胃腸疾患的白細胞減少癥患者接受治療氯丙嗪治療精神病時因對肝臟有損害,故肝功能不良者忌用。珍氯片(氯丙嗪、珍珠層粉、三硅酸鎂)對肝功能輕度展品常的病人,不僅對肝功能無害,且有一定的協(xié)同作用。舒心散沖劑(心可定、三七、赤芍、郁金)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有效率為87%,心可定擴冠作用時間短,與上述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藥物配伍,可使作用時間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