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藥用植物山藥斑枯病
癥狀
主要為害葉片,發(fā)病初期葉面上生褐色小點,后病斑呈多角形或不規(guī)則形,大小6—10mm,中央褐色,邊緣暗褐色,上生黑色小粒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病情嚴重的,病葉干枯,全株枯死。該病秋季發(fā)生較普遍。
病原
Septoria dioscoreae J.K.Bai §Lu稱薯蕷殼針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近球形,生于葉面,散生或聚生,突破表皮外露,器壁膜質(zhì)暗褐色,大小90一144μm;分生孢子倒棍棒狀,近圓柱形,正直或略彎曲,寬窄不一,無色,透明,具隔膜2—14,基部鈍圓形,頂端較鈍,大小60、70×4—6(μm)。
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葉上越冬,翌春溫濕度條件適宜時,分生孢子器釋放出的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多次 再侵染,使病害不斷擴展。該病苗期和秋季發(fā)生較普遍。
防治方法
參見山藥炭疽病。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藥用植物山藥斑枯病
癥狀
主要為害葉片,發(fā)病初期葉面上生褐色小點,后病斑呈多角形或不規(guī)則形,大小6—10mm,中央褐色,邊緣暗褐色,上生黑色小粒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病情嚴重的,病葉干枯,全株枯死。該病秋季發(fā)生較普遍。
病原
Septoria dioscoreae J.K.Bai §Lu稱薯蕷殼針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近球形,生于葉面,散生或聚生,突破表皮外露,器壁膜質(zhì)暗褐色,大小90一144μm;分生孢子倒棍棒狀,近圓柱形,正直或略彎曲,寬窄不一,無色,透明,具隔膜2—14,基部鈍圓形,頂端較鈍,大小60、70×4—6(μm)。
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葉上越冬,翌春溫濕度條件適宜時,分生孢子器釋放出的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多次 再侵染,使病害不斷擴展。該病苗期和秋季發(fā)生較普遍。
防治方法
參見山藥炭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