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膏方進補需“對路”

    俗話說,“冬天進補,春天打虎”。昨天,一年一度的雷氏中醫(yī)膏方節(jié)活動在全市近200家藥房展開。中醫(yī)藥學會副會長陳保華提出,膏方進補要注意“量體裁衣”

    用方要對癥

    膏方進補的實質是是中藥調理,膏方進補具有補虛糾偏,調整人體“自穩(wěn)”機能作用。

    有肺虛咳嗽、痰多津少、哮喘氣急等癥者可選用人參北瓜膏,有記憶衰退、心悸多夢等癥者可選用抗衰膏,有乏力神疲、頭暈目眩等癥可選用桂圓滋補膏。若食欲減退、食后有胃脹或噯氣泛酸、大便溏薄等癥,可選用健脾養(yǎng)胃膏。

    選方莫“攀高”

    名貴藥材并不與藥效成正比,主要還在于使用是否得當。龜板、鱉甲等價格較高,能煎出的有效成分卻很少。

    一些配料如胡桃肉、桂圓等,大量加入補膏中,反而使相等體積的罐內補膏量減少。紅參、西洋參同是人參,價格相差很大,紅參適宜陽虛怕冷者,西洋參適宜陰虛內熱者。

    至于處于肝炎活動期或血脂、血糖特別高者,以及患有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免疫系統(tǒng)疾病的人,購用高價膏方更不合適,因為這些人都是不宜進補的人群。

    小兒要慎用

    許多父母為孩子購用膏方,但選購或定制膏方時特別要謹慎。若服用后發(fā)現(xiàn)異常,必須立即停用。一般來說,小兒進補以調理脾胃、促進提高食欲,或調理肺腎、減少呼吸道感染、增強體質為主。

    一部分小兒先天不足,后天失調,造成正氣虛弱,抗病力低,易發(fā)生多種疾病。有些小兒挑食偏食,使體內缺乏某些營養(yǎng)素,導致脾胃兩虧,可適當進補。

    眼下市面上有補氣益血,理氣健脾,潤肺補虛的兒童保健膏,有適應缺鈣小兒的補鈣壯骨膏等。如小兒有腦力減退,健忘智鈍,盜汗潮熱、頭暈目眩、神疲乏力等癥,可選用小兒智力健腦膏。

    此外,服用膏方期間忌食蘿卜、茶葉、蝦蟹及辛辣油煎食品,家長要特別注意。

更多中藥材
  • 一、你用的是熱水還是涼水?有人習慣在滾燙的熱水中投入幾粒枸杞,殊不知滾燙的熱水會把枸杞的營養(yǎng)成分破壞掉。也有人習慣用涼水泡枸杞,不過涼水泡枸杞是沒有效果的。泡枸杞的最佳溫度應控制在65度至80度之間,沖泡的時間應達到30分鐘。二、完了枸杞該......
  • 有一種說法,女性在例假期間不能吃芒果,因為芒果有一定的止瀉作用。這種說法是真的嗎?眾所周知,女性例假是由于子宮內膜脫落引起的出血現(xiàn)象兒,芒果中并不含有影響子宮內膜的成分,所以不會對例假有明顯影響。對于經期女性可以適當食用芒果,但要注意芒果屬......
  • 很多人怕冷,手腳冰涼,在中醫(yī)體質學說上稱為陽虛體質。陽虛體質就是陽氣不足,體內產生的熱量不夠,陽氣不夠自然就會出現(xiàn)怕冷的狀態(tài)。這種體質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年輕人更多一些。艾灸借助灸火的溫和熱力和藥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
  • 例如清淡飲食就是水煮青菜,葷腥不吃、油鹽不進等極端做法,非但不利于營養(yǎng)均衡,還會導致體質下降,讓人更容易被疾病侵擾。清淡飲食的一個標準是少油、少糖、少鹽忌重口味,以及盡可能多的采用蒸的方式烹飪。......
  • 夏天濕氣重,氣候是一個大因素,為什么很多人一直去濕,濕氣還源源不斷呢?甚至在干燥的秋季也是濕氣滿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脾胃比較弱,運化能力不足,很多食物進入身體沒有變成氣血精液,而是變成痰濕。所以對于脾虛的人而言,在祛濕的同時還要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