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辛溫解表藥_桂枝應用鑒別

    藥征:桂枝辛散溫通,可行里達表,有溫通一身之陽氣,流暢氣血的功效。

    本品能助心陽,透達營衛(wèi)而解肌發(fā)表,以治療有汗或無汗之風寒表證;溫通胸陽而解胸痹,溫通血脈以祛瘀調(diào)經(jīng),溫中散寒而治療中焦虛寒證。

    《本經(jīng)疏證》說:用桂枝之道有六,“曰各營,曰通陽,曰利水,曰下氣,曰行瘀,曰補中?!?/p>

    桂枝效用雖較廣泛,但其溫通助陽,濟氣血為其主要特點。

    按語:單味使用桂枝并無止汗作用。桂枝之所以能用于出汗、惡風之表虛證,在于配伍酸斂益陰之芍藥。取其一營一衛(wèi),一散一收之作用,以起到調(diào)和營衛(wèi)、散風斂營之效應。表邪外解,汗亦自止。如再配伍生姜與大棗一調(diào)和營衛(wèi)之基本藥物,其上述功能則為顯著。這即是桂枝湯“無汗能發(fā),有汗能止”的基本性能。

    臨證上,不要把單味桂枝的功效與桂枝湯的功效相混淆。

    另外,在臨床中桂枝除用治風寒表證外,治療內(nèi)傷雜病的機會也是很多的,不要把它的功效只局限在解表的一方面。

    鑒別:桂枝與麻黃均能發(fā)汗解表,均可用治風寒表證。桂枝主要作用為助陽氣,助心陽,振奮氣血;而麻黃主要作用為開宣肺氣,透發(fā)毛竅。在這一基礎上,二藥常相須為用,以增強發(fā)汗解表之力,如麻黃湯。

更多中藥材
  • 一、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積寒二、紫色,并伴有黑斑,氣血不暢通三、紫色,并有深淺不一的塊狀風濕四、鮮紅而艷,局部發(fā)熱,陽癥、熱癥、實癥,熱毒熾盛,體質陰虛火旺。你拔完罐的罐是什么顏色呢?......
  • 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虛寒二、(參苓白術散)用于脾胃氣虛三、(香砂養(yǎng)胃丸)用于胃陽不足,濕阻胃氣導致的胃痛四、(保和丸)用于脾胃不運,還伴有積食最后提醒大家一點,中成藥雖然服用方便,但是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還是在醫(yī)生的辨證論治下指導......
  • 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diào)節(jié)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但是出汗的方式、汗量、汗色和汗味發(fā)生改變,則為病理現(xiàn)象,頗為某些疾病的前兆。正常情況人體的頭面部容易出汗,因為頭面部人體的一身陽氣所在,頭為諸陽之首,所以陽熱之氣首先表現(xiàn)在面部。因此,活動后,特別是大......
  • 一,胃腸積滯有內(nèi)熱,大便干燥容易造成便秘。二,寶寶喝水少,蔬菜吃的少,進食纖維素的含量很低,腸蠕動弱,會造成大便秘結。三,寶寶拒絕排便,因為肛門有痔瘡或肛裂,排便時疼痛,所以拒絕排便。長期不排便可導致大便更加干燥,不容易排出,形成惡性循環(huán)。......
  • 第一,脾胃不好有可能消化功能比較差,要注意調(diào)整飲食結構,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吃過硬、過酸、過燙的食物。建議飲食易消化,適當攝入蛋白類食物,少吃油膩肉食。第二,注意三餐規(guī)律,飲食有節(jié),千萬不能暴飲暴食。第三,飯后要盡量適當活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