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妙用黃柏治療8種常見疾病

    《家庭醫(yī)藥》2002年12月 □ 文/潘文昭(香港)

    一位穿筆挺西裝的男士,叉開雙腿,一搖一晃地走進診室,尷尬地對自己的褲襠指指。經(jīng)檢查發(fā)現(xiàn),他患的是民間所稱的“繡球風”,即現(xiàn)代醫(yī)學講的“陰囊濕疹”。整陰囊滲出半透明的分泌物,奇癢難忍。難堪的是,為了避免褲子與陰囊摩擦,他必須張開雙腿,艱難地步行。

    我立即取黃柏35克,枯礬20克,煎水500毫升給他熏洗10分鐘,然后用黃柏和紫蘇葉微炒,研粉撒布患處,很快他就感覺減輕了癢痛,分泌物也明顯減少。第二天他步履輕快地來到診所,面帶笑容地告訴我:“沒事了!”

    現(xiàn)代藥理試驗證實,黃柏對多種致病細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如對痢疾、肺炎球菌、鏈球菌、白喉有較強的殺滅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很強的抑制作用。而且黃柏還有利尿、收斂、消炎的作用。

    價格低廉的黃柏,如能巧用,對多種常見病可取得良效,現(xiàn)將筆者使用黃柏的經(jīng)驗介紹如下:

    急泄欲火

    有的青年男子性欲過旺,見衣著性感的女性,陰莖易勃起,甚為不雅,有的還產(chǎn)生難以抑制的犯罪沖動,又難于啟齒求醫(yī)。遇到種情況,可急用以黃柏為主的方藥治療,以急泄欲火。

    方藥及用法:黃柏20克(淡鹽水略炒),知母15克,生地20克,柴胡6克,澤瀉18克,木通10克,山梔子12克,黃芩8克,甘草6克。煎成300毫升,日分2次溫服,可連服3~4劑。方中黃柏在諸藥配合之下,可降欲火。

    要注意的是,服藥期間應忌辣椒、胡椒、咖喱等辛熱助火之品。如臉上痤瘡多,可于方中加綠豆45克,虎杖30克,野菊花15克。

    慢性濕疹

    前面已介紹用黃柏治陰囊濕疹的奇效,同樣,它對一些頑固不愈的濕疹也有良效。這種濕疹的特點是:濕疹紅而略腫脹,奇癢,甚則起水皰,抓破有液體滲出,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多滑而快。

    方藥及用法:黃柏10克,蒼術(shù)15克,萆薢12克,薏苡仁20克,土茯苓18克,海桐皮10克,白蘚皮15克,甘草6克。煎服法同上,可連服3~5劑。

    另用黃柏6克,大黃6克,白芷3克,枯礬6克,煅石膏12克,冰片1.5克,五倍子6克,共研細末,調(diào)凡士林或麻油外敷患處,每日換藥1~2次。

    瘡癤

    對紅腫熱痛尚未成膿的瘡癤,可用黃柏為主藥,內(nèi)服外敷,清熱瀉火消腫。

    內(nèi)服方藥:黃柏、虎杖、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甘草6克。加水煎成300毫升,日分2次溫服。尿黃者加蓄15克。每日1劑,可連服3~5天。

    外用方藥:黃柏、虎杖、胡黃連各15克,共研細末,調(diào)凡士林為膏,外敷患處,每日換藥2次。

    咳嗽、低熱、痰黃

    凡遇咳嗽、發(fā)熱,體溫在37℃~38℃之間持續(xù)不退,咯痰黃稠,相當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肺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之類,經(jīng)用抗生素無明顯療效者,可用以黃柏為主的清熱解毒藥治療。

    方藥及用法:黃柏15克,虎杖15克,黃芩10克,銀花20克,炒山梔子10克,魚腥草25克(后下,只煎10分鐘),青蒿15克,葶藶子10克,甘草8克。煎服法同上,見效后可連服2~4劑。

    隨癥加減:口干渴,舌質(zhì)紅,舌苔黃而干,可加北沙參、牡丹皮、麥冬各12克,清熱養(yǎng)陰化淤;

    近火之類的高溫工作者,如廚事、烤雞、燒臘等,加生石膏35~45克,麥冬12克,蘆根15克,以養(yǎng)陰清熱。

    此方中黃柏與虎杖、黃芩、銀花、炒山梔子合用,可產(chǎn)生強而持久的清熱消炎效能?,F(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黃柏中的有效成分小檗堿與虎杖中的鞣質(zhì)、黃芩中的黃芩甙,銀花中的綠原酸以及炒山梔子中的有效成分共煮,可生成進入人體胃腸道內(nèi)緩慢分解的沉淀物,因而能起到持久、穩(wěn)定的抗菌消炎作用。

    細菌性痢疾或腸炎初起

    凡細菌性痢疾或腸炎初起,癥見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帶血和粘液,舌質(zhì)紅,苔黃,可以黃柏為主藥治療。

    方藥及用法:黃柏15克,銀花35克(炒半焦),胡黃連10克,炒黃芩10克,秦皮12克,廣木香10克(后下),當歸6克,甘草6克。煎服法同上,服藥期間忌油膩及肉類。見效后可再服4~5劑,至癥狀消失為止。

    黃帶(即黃色白帶)

    方藥及用法:黃柏12克,蒼術(shù)15克,椿根皮15克,炒黃芩10克,白芷6克,烏賊骨20克,甘草6克。煎服法同上。

    一般服藥2~3劑可見效。

    陰虛低熱不退

    低熱,體溫在37.5℃~38℃之間,手足心熱或胸內(nèi)煩熱,口干,舌質(zhì)紅而略干,舌苔薄黃,脈細偏快??捎命S柏配伍滋陰的中藥施治。

    方藥及用法:黃柏10克,知母12克,白薇10克,銀花15克,地骨皮20克(枸杞根皮),生地15克,青蒿12克,銀柴胡10克,甘草6克。煎服法同上。

    隨癥加減:患肺結(jié)核者加白芨10克(研粉舌服),地榆15克,草20克;小便黃者加蓄15克,雞骨草15克;氣短口渴者加西洋參10克,玉竹12克。

    青少年夢遺

    未婚青少年夢中遺精,每月1~2次,在中醫(yī)學中屬精滿而溢不作病論。但有的青少年每月夢遺多次,次日腰酸乏力,精神不振,則作病論。癥見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細而快者,可用黃柏配幾味中藥治療,有顯效。

    方藥及用法:黃柏15克(淡鹽水微炒),知母12克,金櫻子20克,女貞子15克。煎服法同上。服藥期間忌食辛辣、酒、咖喱等助火之品。

    隨癥加減:多夢而遺或每夢必遺,舌紅苔略厚潤者,加石菖蒲10~12克,蓮芯6克;心躁易怒,或心內(nèi)煩熱而尿黃者,加胡黃連6克,山梔子6克,澤瀉15克。

更多中藥材
  • 熬夜對血管的損傷是特別大的,一般來說,我們11點到3點應該是在深睡眠的狀態(tài),這時候我們的血應該歸于肝經(jīng)了,可是如果你這時候還在熬夜,我們的血是在大腦的工作狀態(tài)下,肝血相對就少了,這時候其實會出現(xiàn)兩個很嚴重的問題。一個是滋養(yǎng)少了,我們要知道血......
  • 天王補心丹是一個著名的安神的方子,補益心脾,安神定志,睡不好覺的人又心脾兩虛,吃點天王補心丹。補心丹用柏棗仁,二冬生地當歸身,三參桔梗朱砂味,茯苓遠志安心神,你看這個方子最后落在一句話,叫安心神,就是治療心神不寧,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叫天王......
  • 千金藤又名忍冬藤、雞屎藤、公老鼠藤、野桃草、爆竹消、朝天藥膏、合鈸草、金絲荷葉、天膏藥。藤本植物,無塊根。卵形葉子,下面被白粉,盾狀著生。夏秋開花,雌雄異株,傘形花序,再排列成復傘形聚傘花序腋生。朱紅色球形核果。分布于江蘇、江西、福建、浙江......
  • 其實脾氣暴躁,打嗝反酸,口氣重,大便干燥秘結(jié),平時喜歡吃涼的東西,這種情況多數(shù)是肝胃郁熱。首先肝郁,肝氣郁結(jié)化火,肝火旺的人脾氣暴躁愛發(fā)脾氣,而且肝在味為酸,打出來的嗝有熱,腐,酸,餿的味道。另外胃火,胃火旺的人口氣也重,飯量大,吃完飯之后......
  • 昨天遇到一個患者,剛28歲,病史大約十天左右,問其原因,是由于疫情的原因,引起了他嚴重的焦慮和煩躁的情緒,繼而引起濕疹的加重。那么濕疹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從中醫(yī)來講,濕疹的原因,主要是風濕熱邪瘀阻肌膚,那么這個風濕熱邪可以是外來的風濕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