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驗方選登(《家庭醫(yī)藥》2002年9月號)

    腹瀉方

    1.干姜末3克,用粥送服。治水瀉。

    2.炒車前籽3克,米1撮,同煎,等藥液涼后服。治水瀉。

    3.番石榴鮮葉適量,用開水洗凈后,嚼爛吞下。治急性腸炎、痢疾引起的腹瀉。

    4.金櫻子50克,水煎,飯后服。連服10天。治五瀉(即慢性腸炎引起的下半夜泄瀉)。

    5.五倍子適量,研末,用水調成糊狀,貼肚臍。治濕熱腹瀉。

    6.白扁豆適量,研成粉,每次取12克,溫開水送服。治腸胃炎引起的上吐下瀉。

    7.仙鶴草15克,水煎服。治飲食不潔引起的腹瀉。

    8.地榆15克,水煎分2次服。治痢疾、腸炎引起的腹瀉。

    9.白頭翁60克,水煎取液,加紅糖30克調服。治產后腹瀉。

    10.大蔥100克,食鹽適量,共炒熱后,用布包好,熱敷于腹部、背部或腰部。治寒瀉。

    腰痛方

    1.甜瓜籽90克,酒浸10日,曝干,炒熟,研為細末,每次9克,每日3次,空腹時用溫酒送下。治腰腿疼痛難忍。

    2.老絲瓜燒灰存性,研末,每次取9克,熱酒沖服。治腰痛難忍。

    3.西瓜青皮陰干研末,每次取9克,鹽、酒調服。治閃腰疼痛。

    4.艾葉500克,炒焦,用醋調拌,用布包好,趁熱敷痛處。

    牙痛方

    1.川椒1撮,好米醋適量浸泡,頻頻飲之。

    2.苡仁根120克,水煎含之。

    3.生石膏研末搽患處。

    4.山豆根1片,含于痛處。

    5.含用鹽浸過的梅子,每天數次。

    6.冬青葉搗汁漱口。

    7.老蒜2瓣,搗爛如泥,敷在大拇指背微凹處(即合谷穴)。治風火牙痛。

    雞眼方

    1.烏梅肉2,搗爛,入少許醋和鹽水調勻敷患處。

    2.萬年青葉搗爛,敷患處。

    3.大蒜頭1個,蔥白10厘米,花椒3~5粒,共搗爛,視雞眼大小,取適量敷患處,用布包扎,勿使漏氣。24小時后除去,3日后雞眼開始變黑,逐漸脫落。約半個月可脫完。一般1次即可,最多2次即可治愈(據《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89年第9期)。治癬方

    1.五倍子研末,用陳米醋熬成膏敷患處,干后換藥再敷,以不癢為度。

    2.鮮鵝不食草搗爛敷患處。

    3.用生半夏磨醋搽患處。

    4.苦楝皮9克,煎取濃汁,搽患處。

    5.陳醋500克,濃縮至50克,以消毒棉球蘸藥搽患處。一般2~3天可見效。更年期綜合征方1

    (原名五味子泡服)

    方藥及用法:五味子100克。開水泡服,每日1劑,10日為1療程,需連續(xù)服用3~4個療程。

    主治:更年期綜合征。

    近年報道用本藥治療更年期綜合征,效極佳。如潘某,絕經3年,健忘嚴重,自訴脾氣反常,急躁易怒。診斷為更年期綜合征。用本法半月,脾氣平和,記憶有增。繼續(xù)用藥月余,諸癥皆消,隨訪2年未再復發(fā)。更年期綜合征方2

    (原名坤寶湯)

    方藥及用法:生地、白芍、女貞子各12克,杭菊、黃芩、炒棗仁各9克,生龍齒30克。每日1劑,水煎服,7日為1療程。

    主治:肝腎陰虛型更年期綜合征。

    有報道用本方治療更年期綜合征330例,總有效率為97%。更年期綜合征方3

    (原名更年新)

    方藥及用法:生地20克,丹皮、炒酸棗仁、茯苓、鉤藤各10克,蓮子心1.5克,煅紫貝齒15克。水煎,日服2次。8周為1療程。

    主治:更年期綜合征。

    經治120例,總有效率89.2%。閉經方1

    (原名加味真武湯)

    方藥及用法:干姜10克,附子、白術、白芍、茯苓、肉蓯蓉、桃仁各15克。加水適量,煎2次,取濃汁200毫升,分2次服。一般35~40劑可愈。

    主治:閉經(腎陽虛者)。

    本組60例,治療后痊愈54例,占90%,有效4例,總有效率達96.3%。閉經方2

    (原名中藥婦笑散)

    方藥及用法:柴胡15克,當歸20克,川芎15克,紅花20克,丹參25克,益母草30克。將益母草煎取濃汁,其它藥研細末后備用。以75%酒精常規(guī)消毒神闕穴(肚臍),用益母草濃汁將藥粉調成糊狀,取5克置于神闕穴處,外用膠布固定以防外溢。3天換藥1次。

    主治:青春期閉經。

    有報道用本方治療青春期閉經20例,治愈率為100%。

    功能性子宮出血方1

    (原名加味當歸補血湯)

    方藥及用法:生黃芪、當歸各30克,三七、桑葉各10克。血竭氣脫者加人參10克,阿膠15克(烊化),兼瘀血重者,加五靈脂、炒蒲黃各6克。每日1劑,水煎服,連用2~4劑為1療程。

    主治:功能性子宮出血。

    有報道用本方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50例,總有效率為96%。功能性子宮出血方2

    (原名地榆苦酒煎)

    方藥及用法:地榆250克,醋500克(米醋即苦酒)。每日1劑,煎服。

    主治:功能性子宮出血。

    本方治療20例患者,皆痊愈,療程最短2天,最長10天。功能性子宮出血方3

    (原名川牛膝飲)

    方藥及用法:川牛藤30~40克。水煎頻服或分2次服,一般連服3~4日后血即可止。

    主治:功能性子宮出血。

    有報道用本方治23例功能性子宮出血,均獲臨床痊愈,服藥2~9劑。合并子宮內膜炎者加用抗生素。經前綜合征方

    (原名柴黃湯)

    方藥及用法:柴胡、黃芩各9克,黨參12克,白術、姜半夏各9克,炙甘草6克。乳脹脅痛加川楝子l0克,白芍、夏枯草各15克;煩躁發(fā)熱減半夏、黨參,加丹皮10克,山梔、生地各15克;泄瀉加白術15克,苡仁20克;水腫加茯苓20克,澤瀉12克,車前子15克;心悸失眠加遠志15克,棗仁10克,當歸10克;惡心嘔吐減甘草,加竹茹、蘇梗各10克;頭暈頭痛加菊花10克,川芎15克;有瘀加丹參15克,雞血藤10克;氣虛乏力加黃芪15克;不孕加紫石英、女貞子各15克。于癥狀出現(xiàn)前1~2日起,每日1劑,水煎分2次口服。服至月經來潮。

    主治:經前期綜合征。

    有報道用本方治療經前期綜合征167例,總有效率為93.41%。痛經方1

    (原名紅蘭花酒劑)

    方藥及用法:紅花、當歸各10克,益母草60克,川芎5克,黑胡椒7粒。以上諸藥,用白酒500毫升浸泡48小時即可服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20毫升。連服1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

    本組120例,隨機兩組。治療組60例,用本方治療總有效率93.3%;對照組,口服消炎痛,共60例,總有效率71.7%。經統(tǒng)計學處理,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痛經方2

    (原名加減神妙湯)

    方藥及用法:南瓜蒂1枚,紅花5克。水煎2次去渣,再加入紅糖32克,于經前分2天服用。

    主治:痛經。

    有報道用本方治療痛經10例,治愈9例。痛經方3

    (原名茺蔚老姜湯)

    方藥及用法:茺蔚(或益母草)30克,煨老生姜30克,紅糖60克。每日1劑,水煎服。

    主治:痛經。

    有報道用本方治療痛經35例,結果均獲滿意效果。痛經方4

    (原名金蕎麥根湯)

    方藥及用法:金蕎麥根50克(鮮品則用70克)。上為1劑量,水煎服。每劑煎服2次,每次約服200毫升。正常月經來潮前3~5天用藥,連服2劑。服用2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一般連服2~3個療程。

    主治:原發(fā)性痛經。

    共治30例,用藥2~3個療程后,痊愈者19例(63%),好轉者9例(30%),無效者2例(7%)。總有效率為93%。月經過多方1

    (原名獨發(fā)散)

    方藥及用法:血余炭1.5~3克。于月經來潮前3天開始服,每次服1.5~3克,每日3次,連服3~5天。

    主治:崩漏、月經過多。

    有報道用本方治療崩漏19例,均獲滿意效果。月經過多方2

    (原名地骨皮湯)

    方藥及用法:鮮地骨皮120克(紗布包,干品30克),瘦豬肉120克。慢火燉,少加鹽,喝湯吃肉。

    主治:月經過多。

    近年有報道用本方治療月經過多50例,總有效率為90%。子宮出血方

    (原名重樓宮血靈)

    方藥及用法:將重樓磨成粗粉,經提取制成干燥粉末,裝入膠囊,每粒膠囊含量相當生藥2克。在流血期間一般每日服3次,每次服2粒膠囊(相當于生藥4克)。出血嚴重時可每日服4次,每次3~4粒。出血停止或顯著減少時即停服。

    主治:子宮出血癥(包括月經過多,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肌瘤,產后出血,放環(huán)取環(huán)出血,避孕藥引起的出血,盆腔炎及子宮內膜炎出血等)。

    用本方治療300例,服藥量最少2粒,最多50粒。

    (腹瀉方至治癬方選自《一味中藥巧治病》,閉經方1至子宮出血方選自《中國婦科秘方大全》。本刊在格式上作了些調整。)

更多中藥材
  • 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調節(jié)飲食,這是最不花錢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用藥期間干鍋燒烤,路邊攤小吃,煙酒辛辣,通通需要忌口,平時啊,可以選擇一些既清淡又有營養(yǎng)的容易消化的食物。第二,就是需要調節(jié)情志,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一些事情,讓自......
  • 第一,我們胃痛,胃脹,兩脅脹痛,噯氣,生氣的時候加劇疼痛,與情緒相關的胃部癥狀,那么一般與肝氣郁結,肝橫逆犯胃它是有關系的,這個時候需要疏肝和胃來進行調理。第二,吐酸,夫酸者肝木之位,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盛,故為酸也。明代宮廷賢的論......
  • 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說歸脾丸的其他的作用。歸脾丸是中藥著名的一個方劑,它的主要成分是黨參、白術、黃芪、甘草、當歸、茯苓、遠志、酸棗仁、龍眼肉、木香、大棗等等的組成,它的作用是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所以它主要治療的是心脾兩虛,和脾不血,主治心慌、......
  •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古方,用來解決脾虛脾濕、脾寒、脾積以及肝郁克脾等等的問題。這個古方其實就是實皮散,它是由檳榔、茯苓、白術等等組成的,可以健脾利水,解決脾虛脾濕的問題。其中呢,檳榔破積,降氣行滯,作用于胃和大腸經,并且有降氣行水的作用。茯......
  • 那么痰濕體質的人身體有什么特征呢?第一:腹部松軟,贅肉比較明顯。第二:舌苔厚,容易口干口苦。第三:皮膚出油比較多,容易出汗。第四:倦怠多思,少言懶動。大家發(fā)現(xiàn)有上述這些典型的特征以后,或許暗示你也存在著水濕之氣比較重的問題,建議要及時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