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寧靜致遠——季羨林的養(yǎng)生之道

    楊璞 朱群 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2009年7月11日上午9時,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在北京301醫(yī)院辭世,享年98歲。中國社會出版社的牟潔是季羨林先生生前最后見到的一位責編。她回憶說,談到養(yǎng)生之道時,季老說自己年輕時從不鍛煉,每天寫作研究一坐就是一天,飲食上也沒有刻意去調理,什么都吃。對于心情的調理方式,季老說了四個字:寧靜致遠。

    縱觀季老的一生,無論從修身養(yǎng)性的角度還是從為人處世的角度,“寧靜致遠”這四個字的確是對其本人最簡明的概括。季老之所以能得此高壽也的確與這四個字是分不開的。那么,這四個字里面到底隱藏著什么樣的養(yǎng)生之道呢?

    “寧靜致遠”出自于三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文學家諸葛亮的《戒子篇》,文中指出:“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币簿褪钦f,君子的風范,應該以恬淡清靜的心態(tài)修養(yǎng)自身,以儉樸淳厚的品行提升道德。如果生活不能淡泊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如果心緒不能寧靜就不會有遠大的理想。后世常將此作為勵志的名言,而往往忽略或淡化了其中寶貴的養(yǎng)生哲學思想。

    “寧靜致遠”也體現(xiàn)了養(yǎng)生理念中的精神操守。季老一生淡泊名利、心系蒼生,處事泰然,德高望重。唐代藥王孫思邈曾言:“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币簿褪钦f,不講究品德修養(yǎng),即便服用靈丹瓊漿,對延年益壽也無濟于事。

    “寧靜致遠”還體現(xiàn)了精神層面的健康。一個內心恬淡清靜的人,必定是一個對社會和生活充滿愛心、與人相處關系融洽、心情舒暢情緒穩(wěn)定的人。諸多事例告訴我們,像季老這樣善良、光明磊落、廉潔清正、樂于助人、人際關系融洽、注意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人,大體上都會健康長壽。寧靜致遠,在從容與寬容中享受健康;寧靜致遠,在淡然與清凈里品味長壽。

更多中藥材
  • 一、你用的是熱水還是涼水?有人習慣在滾燙的熱水中投入幾粒枸杞,殊不知滾燙的熱水會把枸杞的營養(yǎng)成分破壞掉。也有人習慣用涼水泡枸杞,不過涼水泡枸杞是沒有效果的。泡枸杞的最佳溫度應控制在65度至80度之間,沖泡的時間應達到30分鐘。二、完了枸杞該......
  • 有一種說法,女性在例假期間不能吃芒果,因為芒果有一定的止瀉作用。這種說法是真的嗎?眾所周知,女性例假是由于子宮內膜脫落引起的出血現(xiàn)象兒,芒果中并不含有影響子宮內膜的成分,所以不會對例假有明顯影響。對于經期女性可以適當食用芒果,但要注意芒果屬......
  • 很多人怕冷,手腳冰涼,在中醫(yī)體質學說上稱為陽虛體質。陽虛體質就是陽氣不足,體內產生的熱量不夠,陽氣不夠自然就會出現(xiàn)怕冷的狀態(tài)。這種體質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年輕人更多一些。艾灸借助灸火的溫和熱力和藥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
  • 例如清淡飲食就是水煮青菜,葷腥不吃、油鹽不進等極端做法,非但不利于營養(yǎng)均衡,還會導致體質下降,讓人更容易被疾病侵擾。清淡飲食的一個標準是少油、少糖、少鹽忌重口味,以及盡可能多的采用蒸的方式烹飪。......
  • 夏天濕氣重,氣候是一個大因素,為什么很多人一直去濕,濕氣還源源不斷呢?甚至在干燥的秋季也是濕氣滿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脾胃比較弱,運化能力不足,很多食物進入身體沒有變成氣血精液,而是變成痰濕。所以對于脾虛的人而言,在祛濕的同時還要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