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低劑量持續(xù)給藥方式開辟乳腺癌治療新路

    本報黑龍江訊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張清媛教授通過動物實驗研究和臨床試驗,探索出一種“低劑量持續(xù)靶向給藥方式”,即將中藥與低劑量化療藥物聯合應用于乳腺癌的治療上,顯示出高效、低毒、不易耐藥的優(yōu)點。此項研究成果去年底發(fā)表于美國權威期刊《癌癥生物治療和放射藥理》上;在今年不久前召開的意大利米蘭乳腺癌國際會議上,低劑量持續(xù)化療聯合血管抑制藥物治療乳腺癌的方式獲得該領域專家的廣泛認可。

    怎樣才能確保乳腺癌化療在高效的前提下,將其毒副作用降到最低?同其他實體瘤一樣,乳腺癌的生長方式有賴于瘤體內血管的形成,血管也是腫瘤轉移的重要途徑,腫瘤血管生成在乳腺癌的生長和轉移中占有重要地位??寡苌芍兴幦藚⒃碥誖g3是從人參根浸出液中分離出的一種有效成分,為四環(huán)三萜皂苷,其抗腫瘤血管生成作用已得到國內外學者的普遍認同。

    由此,通過抑制腫瘤組織的血管內皮生成,切斷腫瘤生長命脈,成為張清媛教授等研究人員的重要科研思路。他們將低劑量化療藥卡培他濱與人參皂苷Rg3聯合應用于乳腺癌小鼠體內,以血管內皮細胞為靶點,進行低劑量持續(xù)用藥。研究顯示,持續(xù)低劑量卡培他濱應用于乳腺癌治療,免疫組化結果檢測到的腫瘤微血管密度較對照組和最大耐受劑量組明顯下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水平也較對照組下降,證實了卡培他濱持續(xù)低劑量給藥具有確切的抗血管生成療效,證明此方式可通過下調腫瘤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阻滯腫瘤新血管生成。

    實驗表明,活性增殖的內皮細胞較增殖的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更敏感,因此理論上可通過降低化療藥的濃度以特異性地靶向作用于腫瘤血管內皮細胞。將這樣低濃度的化療藥長期持續(xù)使用,避免了常規(guī)化療方案中內皮細胞在化療間歇期的恢復,增加了其抗血管生成效果,起到長期抑制腫瘤的作用。張清媛教授認為,在常規(guī)化療方案中,處于化療間歇期時,血管內皮細胞能得到恢復,接受其供養(yǎng)的未被殺死的腫瘤細胞也在恢復和生長中,從而增加了耐藥腫瘤細胞的出現,而低劑量的持續(xù)給藥方式則避免了這一現象。

    張清媛教授介紹說,由于內皮細胞遺傳性質穩(wěn)定,故不易產生耐藥。正常成年人的血管形成基本停止,內皮細胞常處于不分裂狀態(tài),只有在妊娠、月經周期、炎癥、外傷和腫瘤等特殊情況下,血管形成才被啟動,因此抗血管生成治療還具有良好的特異性,對機體正常組織影響小。當低劑量化療藥物合用另一種抗血管生成藥時,其抑制血管生成作用更為明顯,進而控制了腫瘤細胞的增殖,促進其凋亡。據介紹,運用此技術該院已成功救治了百余例乳腺癌患者。統(tǒng)計顯示,對于晚期乳腺腫瘤患者采用該方法治療的療效提高了20%以上。

    專家評價指出,這一低劑量化療聯合中藥抗血管生成方法,改變了細胞毒化療藥物的常規(guī)用藥方式,適合于體質弱、年齡大的乳腺癌患者,尤其適宜于晚期、已不能耐受常規(guī)化療者。

    (衣曉峰 孫理)

更多中藥材
  • 川貝母是潤肺止咳的名貴中藥材,川貝母被使用的歷史悠久,且療效卓著,馳名中外。是藥就有其偏藥性,川貝母的副作用自然也是一大問題。作為具有清熱潤肺的草藥,川貝母也時常被應用在日常美食中,關于川貝母的吃法,吃貨們可是各自有“譜”,下面我們就來了解......
  • 中藥在現在這個社會中幾乎經??梢?,在我們平常家里也會出現中藥,因為很多人都用中藥調理身體,所以當你食用一種中藥時,你應該要對此有所了解,蛇莓和黃藥子都是中藥食材,那么它們的區(qū)別在哪里呢?蛇莓多野生于山坡、草地上、路旁、溝邊或田埂雜草中;全國......
  • 當前社會下人們普遍都很注重于中藥食補之類的東西,藥材吃的種類多種多樣,各種要吃、要喝的東西也是相當的講究的,什么吃的飯要是五谷中的粗糧,但是自己去購買藥材最好都了解下,有助于消化的很多藥材都有著其自身的別名,去買藥材不知道的話,很容易鬧出笑......
  • 海藻中含有亞油酸和亞麻酸等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其中不少是二十碳五烯酸,對防治動脈硬化及腦血栓形成十分有益,而且這些脂肪酸在所有的海藻中均含有,含量較多者,可占脂肪酸的15%~20%。海藻中含有較豐富的海藻多糖,從中提取的海藻淀粉硫酸脂,具有降......
  • 海藻糖,這種糖類在21世紀初被人發(fā)現,然后才將海藻糖運用到醫(yī)療當中,海藻糖中有非常多的微量元素,是由兩個葡萄糖分子以糖苷鍵構成的非還原性糖,有3種異構體即海藻糖、異海藻糖和新海藻糖,并對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具有非特異性保護作用,科學家們發(fā)現,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