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人參菜肴益健康(一)

    拔絲人參

    【主料】鮮人參50克左右。

    【配料】淀粉10克。

    【調料】白糖100克,油10克。

    【做法】將人參切成4厘米長的條,把淀粉、油和成糊,人參放入糊內。油燒至7成熱時,把人參逐塊下入油內,炸成淺黃色撈出。用另一勺放入白糖、油,下勺炒,炒至能拔出絲時放入人參,翻勺掛勻糖即可。吃時可配涼開水蘸食,否則太熱。

    【特點】甜、香、酥、脆。

    【特別說明】不能吃甜者可少放糖或不放糖,也可放少許精鹽。這是招待貴客的名貴菜。如只吃一頓,每人可吃20克左右,如常吃,每人每次要控制在10克以內。本菜肴有解酒和治胃病作用。

    金絲人參繡球

    【主料】鮮人參50克。

    【配料】雞蛋一個,淀粉、土豆絲、白糖、菜松適量。

    【做法】將人參剁碎,用雞蛋、淀粉和好,做成手指肚大小的丸子,將丸子油炸,另炸土豆絲。裝盤時,盤子底部放綠色菜松,然后放炸土豆絲、丸子即成。

    【特色】外脆、里嫩、香甜??勺萄a強身。(王德富)D3

更多中藥材
  • 打呼嚕是一種疾病,打呼嚕比較多的是胖人,因為好多胖人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嚕。打呼嚕就是我們睡覺時,坐著時氣道是通暢的,躺著時腺樣體蓋住氣道了,輕的話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話,我們醫(yī)學上叫睡眠障礙綜合征,嚴重的人睡覺的時候都能憋醒......
  • 中藥太苦加點糖?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兒童還是忍不住那個苦味,喝幾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媽媽在給孩子煎煮中藥時,怕味太苦會在湯里放很多白糖。其實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圍,對于正在服用化濕理氣的中藥時,加糖反而會對......
  • 因為我們中醫(yī)治病講究六經辯證,對某些經絡有問題的疾病,我們可以使一些引經藥物,使得這個藥物達到我們針對的經絡效果更好一點。一般的老中醫(yī)開化藥藥引,大棗啊,生姜,還有蔥白。這個生姜呢,主要是一個可以佐治我們的方子中的寒涼的藥物啊。大棗呢,其實......
  • 姜是我們生活中的常用調味劑,殊不知姜對于手腳冰涼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果你手腳容易涼,不妨在做菜煲湯的時候多放點生姜,也可以用生姜煮水,如果沒有糖尿病的話,還可以放些紅糖與生姜一起煮,經常飲用可以起到緩解手腳冰涼的作用。還可以采用生姜1兩+......
  • 一、腳氣頻發(fā),體內濕氣太重的時候,濕氣容易聚集在身體的下部,濕氣重的時候,體內的濕邪就常沿著經絡下至足底的部位,從而引起腳氣病。二、便溏如水,濕氣重的人大便的形態(tài)一般都不正常,夾帶一些沒有消化的食物,有的爛軟如泥,氣味腥臭,排便不爽,容易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