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藥補雖好應謹慎

    進補的目的,本為強身健體而施行。然而藥物終屬補偏救弊之品,若進補不當,濫用或過量,都會產生種種不利的影響。正如前人所說:“藥癥相符,大黃亦補;藥癥不符,參茸亦毒?!彼?,為了避免產生各種副作用,服用藥物進補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項。

    無虛不補

    補藥是針對虛證以使身體強健,無虛之人雖患病也不宜進補。因為無虛之人進補,輕則是一種浪費,重則還可造成嚴重不良后果。如無虛之人亂用人參、鹿茸等進補,常會引起內熱陽亢等表現(xiàn),出現(xiàn)興奮、煩熱、鼻衄等癥狀。若患病之時胡亂進補,還可能造成“閉門留寇”或“誤補益疾、留邪致變”的危害。所以,凡遇感冒發(fā)熱、消化不良等病癥時都應暫時停止進補,待外邪已退,病情好轉時再繼續(xù)進補。

    辨證施補

    老年人進行藥補不可盲目,一定要四診合參,辨證施補,在明確是陰虛、陽虛、氣虛、血虛或五臟中何臟之虛的基礎上,因人、因地、因時制宜地進行。絕不可不問是否需要,跟著感覺走,跟著廣告走,或別人用了覺得好也跟著用,這都是錯誤的。正如清代名醫(yī)余昕鴻說:“見病不可亂補,一日誤補,十日不復,服藥者可不慎乎?!?/p>

    不宜驟補

    一般而言,老年人體質虛弱,消化等功能衰退。所以只宜平補、緩補,慢慢調養(yǎng),才能達到健運脾氣、流通氣血、平調陰陽、防衰抗老之目的。所以。老年人的補品,應選藥性平和、補而不滯、滋而不膩之品。正如《壽親養(yǎng)老新書》指出:“上壽之人,血氣已衰,精神減耗,危若風燭,百疾易攻。”所以,“大體老人藥餌,正是扶持之法,只可溫平、順氣、進食、補虛、中和之藥治之?!?/p>

    謹防虛不受補

    一般而言,年高體弱者消化能力也弱,而補藥又滋膩之品較多,不易被腸胃吸收,用之反加重腹脹、納呆等。因此,應用補藥時一定要顧及脾胃是否能夠吸收,必要時可先調理脾胃,或在補劑中適當配伍健脾和胃之品(如砂仁、白寇仁等)同用。

    掌握進補劑量使用補益藥品,一定要根據(jù)老人的年齡、體質等情況按醫(yī)生規(guī)定的劑量進補。否則,劑量過小則杯水車薪,用量過大則易產生不良反應。在具體選用補品劑型時,短時間服用,或欲使療效快一些,一般宜選用煎劑或燉服;若服用時間較長,則宜選用丸劑、散劑、片劑或膏滋補劑等。

    注意靈活變通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在生命活動過程中,氣血陰陽相互依存,所以在虛損不足的情況下,也常相互影響,如陽虛多兼氣虛,而氣虛也可導致陽虛;陰虛和血虛都可表現(xiàn)出機體精血津液的損耗,陰虛多兼血虛,而血虛也可導致陰虛。因此,補氣與補陽,補血與補陰往往相須為用。至于氣血兩虧、陰陽俱虛之證,則當采用氣血雙補或陰陽兼顧的辦法。

    對于虛實夾雜之證,又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變通進行;如采用補瀉雙施,或消補兼施,或以通為補,或先消后補等,不可拘泥。(張?zhí)m英)

更多中藥材
  • 我們都知道,中藥的類型多種多樣,效果也是各不相同,因此我們在服用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有一些名字相近,外形相似的中藥材,可是它們的功效作用卻是天差地別,所以如果是自己吃些藥膳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辨別,確保安全;比如紫蘇子和蘇子,它們不僅名字只有一......
  • 在懷孕之后,一般孕婦的身體都會發(fā)生比較大的變化,尤其是孕吐比較嚴重的朋友們,可能會因為吃不進東西而導致免疫力低下的情況發(fā)生,從而導致一些疾病的出現(xiàn),但是孕婦是不能隨便的吃藥物的,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那么孕婦能吃紫蘇子這種藥材嗎?這是很多孕......
  • 我們都知道茶文化是源自于中國,除了最傳統(tǒng)的茶葉以外,現(xiàn)在有很多東西也是可以用來泡茶的,比如最受到女性朋友們歡迎的果茶和花茶,除此以外,還有很多中藥材能夠用來泡茶喝,比如最出名的枸杞子等等,紫蘇這種植物我們都不陌生了吧,那么到底紫蘇子可以當茶......
  • 當我們結婚之后,就從一個人變成了一家人,兩個人有愛情是遠遠不夠的,隨著在一起的時間不斷的增加,我們就越來越覺得乏味,所以很多朋友都選擇了生一個寶寶,在女性朋友們懷孕之后,一般家屬都會注意很多東西,尤其是在使用藥物這一方面,那么葶藶子孕婦可以......
  • 百合這種花我們都見過吧,開出的花朵是白色的,不過百合花的種類也有很多,比如狐尾百合,它就是粉紅色的,一般我們送給心愛的人時,都是選擇純白色的百合花,而且百合也是可以入藥的,一般在炮制之后,不僅能入藥,還能用來熬粥,那么到底百合款冬花可以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