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三叉神經(jīng)痛外治法

    三叉神經(jīng)痛為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本病屬中醫(yī)“頭痛”、“頭風”、“偏頭痛”等范疇,系肝風內(nèi)動、營血不和所致。治宜熄風鎮(zhèn)痛,清肝養(yǎng)陰,和營養(yǎng)血?;颊咴诳诜幬镏委煏r,配合下列中藥外治,可提高療效。

    藥物涂擦法:當歸、川芎、細辛、紅花、乳香、沒藥、丹參各10克,冰片5克。加入75%的酒精100毫升密封浸泡7天后擦患處,每日3次,連續(xù)3~5天。

    藥膏貼敷法:地龍、全蝎、細辛、蜈蚣各等份。研為細末,裝瓶備用。每次取適量藥末,藥酒調(diào)為稀糊狀,外敷疼痛側(cè)太陽穴處,包扎固定,每日換藥一次。

    藥液熏耳法:透骨草30克,川芎、細辛、白芷各15克,白僵蠶5克。加水煮沸,取一厚紙,中間穿孔,孔約小拇指大小,蓋在鍋上,使藥氣從孔中透出,熏患側(cè)耳孔及疼痛部位,每次10~20分鐘,每日2~3次,每劑用2~3天。

    藥物貼足法:吳茱萸5克,研為細末,加面粉少許,用水調(diào)成稀糊狀,外敷雙足心涌泉穴,每日一換,連用7~10天。

    藥物敷臍法:穿山甲、厚樸、白芍、乳香、沒藥各等份。研為細末,裝瓶備用。每次取適量藥末,用黃酒調(diào)為稀糊狀外敷臍孔處,每日一換,連續(xù)5~7天。

    藥物熱熨法:烏頭(生草、川烏均可)、生南星、生白附子各等量。研成細末,裝瓶備用。每次取30克,加鮮姜15克,大蔥50克,搗爛如泥,紗布包好,熨阿是穴及患側(cè)走向神經(jīng)穴位,每日一次,連用3~5天。

    藥液足浴法:當歸、川芎、穿山甲、元胡、白芍、麻黃、川椒、細辛各10克。水煎取汁足浴,每日兩次,每次10~30分鐘,連續(xù)一周。

    藥枕療法:菊花、川芎、天麻、細辛、當歸、元胡、蔓荊子、紅花、防風、白芷、藁本各等份。研為細末,作枕芯用,連用1~2個月。此法對于三叉神經(jīng)痛,既可防又可治。(郭旭光)

更多中藥材
  • 滿山紅一聽名字就知道,一開花開季節(jié),一定紅得漫山遍野,在貴州畢節(jié)黔西,就是滿山紅之鄉(xiāng),滿山紅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材,也被稱之為映山紅、靠山紅等等,屬于杜鵑花科植物中的一種,喜陽光,土壤及空氣潤的環(huán)境中生長較良好,滿山紅是落葉灌木,高1-4......
  • 地錦草,是一種非常有名的中醫(yī)藥材。地錦草,一般是一年兩熟,在夏天或者是秋天的時候人們就可以收獲了。地錦草的外貌并沒有多么出眾和好看,只是一般的普通的綠色的植株。地錦草的藥用價值是非常的高的,可是大家好像并不知道地錦草的藥用價值有什么。那么,......
  • 艾灸瘦身是目前比較流行的瘦身減肥方法,首先要說明,雖然艾灸操作起來星對簡單,看似對身體沒有什么副作用,其實艾灸有很多講究,如果不加以注意,則可帶來很多副作用。比如說艾灸的時候心情必須保持平靜,不要大悲大喜。在劇烈活動之后不可以馬上進行艾灸瘦......
  • 如果家里有病人的話,有時候大家可能會需要煎中藥,本身中藥就是從里到外的進行治療,所以說吃中藥肯定是第一步啦!即便現(xiàn)在有那種便攜式中藥,裝在塑料袋里比方便使用,但是還是覺得新鮮煎的藥比較安全比較有效,那么煎中藥就首先得用鍋,我們能用不銹鋼鍋來......
  • 咳嗽的情況在我們平時不注意了后時有發(fā)生,而且咳嗽的原因不同,出現(xiàn)的癥狀也是不同的,在有了咳嗽的情況后會嚴重的影響到我們的呼吸系統(tǒng),特別是在晚上咳嗽嚴重的時候也會影響到我們的睡眠,在有咳嗽的情況后,我們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其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