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黃芪常用藥對3則

    伏新順 青海省中醫(yī)院

    黃芪配人參

    人參味甘,性平。入脾、肺經(jīng)??纱笱a元氣,補肺益脾,生津安神。人參大補元氣,常用于急救,如獨參湯治氣虛欲脫。大失血后,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人參可益氣固脫,急煎服后脫癥消失,血壓恢復,可為搶救營得時間。因可補肺益脾,也用于肺氣虛及脾虛。熱病后之氣陰兩虛及消渴患者用之,可益氣生津止渴。氣血兩虛,心神不安患者用之,可益心氣,安心神。人參補氣兼能養(yǎng)陰,其性守而不走;黃芪補氣兼能扶陽,走而不守。二藥為伍,一動一靜,陰陽兼顧,通補無瀉,補氣之力大增。脾虛用之鼓舞中氣;肺虛用之補氣固表。人參常用量3~15克,另煎。急救用人參一味急煎,稱獨參湯,每次用9~30克。

    黃芪配防風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jīng)。功能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主治外感風寒,頭痛,目眩,項強,風寒濕痹,骨節(jié)酸痛,四肢攣急,破傷風,風疹瘙癢等病癥。一般生用,止瀉炒用,止血炒炭用。血虛痙急或頭痛不因風邪者忌服。黃芪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防風祛風解表,勝濕解痙,止瀉止血。黃芪甘溫補氣固表扶正,防風辛散祛風解表驅(qū)邪。二藥伍用,防風辛散溫通,可載黃芪補氣之功達于周身,黃芪得防風疏散之力而不斂邪,防風得黃芪之固表而不散泄。二藥合用,散中寓補,補中兼疏,動靜結(jié)合,相輔相成。主治表虛自汗,四肢酸楚等癥;虛人易患的感冒諸癥。防風常用量3~9克。

    黃芪配當歸

    黃芪配當歸,名曰當歸補血湯,由黃芪與當歸以5比1的比例構(gòu)成,功能補氣生血。方中重用黃芪,其用量五倍于當歸,其義有二:一是本方證為陰血虧虛,以致陽氣浮越散亡,此時,恐一時滋陰補血固里不及,陽氣外亡,故重用黃芪補氣而專固肌表;二是有形之血生于無形之氣,故用黃芪大補脾肺之氣,以資化源,使氣旺血生。配以少量當歸養(yǎng)血和營,則浮陽秘斂,陽生陰長,氣旺血生,虛熱自退。主治血虛陽浮發(fā)熱證,婦人經(jīng)期、產(chǎn)后血虛發(fā)熱頭痛,瘡瘍潰后久不愈合等。

更多中藥材
  • 桂花茶,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屬于花茶,由桂花和茶葉窨制而成,香味馥郁持久,湯色綠而明亮,在采集、配置、生產(chǎn)、包裝等各流程中,嚴格經(jīng)過茶胚制備、新鮮桂花采收、茶胚窨花、通花散熱、篩除花渣、復烘干燥、慮網(wǎng)包裝、保質(zhì)貯藏等8道工序。以廣西桂林、......
  • 我們說到紅糖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因為紅糖具有補血等一些作用,最適合的就是女人們在經(jīng)期的時候喝,對身體具有極大的好處;但是它也不僅僅就只是給女人們喝的,只是說它更適合她們喝,但是我們今天說的是桂花紅糖的功效與作用,大家有沒有了解的呢,那么下面就......
  • 火龍果也是最近幾年才剛剛火起來的一種水果,之前都沒有很多地方有引進這種食物,而火龍果的營養(yǎng)價值也告訴了我們這不僅僅是一種水果,而是一個小小的營養(yǎng)寶庫啊;火龍果所含的各類維生素很全面,含量也很高,大家都知道火龍果有紅心的也有白心的,當然,這兩......
  • 火龍果這種水果不僅名字起得非常的討巧,這種水果的外形更是非常漂亮,打開火龍果一看是和獼猴桃非常相似的,因為火龍果肉里面也全部是黑色的小種子;一般人們吃火龍果都會把瓤吃了,扔掉皮,朋友們可能都認為火龍果的皮是不能夠食用的,那么到底火龍果的皮能......
  • 火龍果,英文Pitaya,又叫紅龍果、玉龍果、黃龍果。原產(chǎn)于中美洲熱帶。火龍果具有很高的價值,集水果、花蕾、蔬菜、醫(yī)藥優(yōu)點于一身。它富含維生素B1、B2、B3和維生素C、胡蘿卜素、花青素,并含有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