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烏梅 生津止渴斂肺陰

    毛德西 河南中醫(yī)學(xué)院

    烏梅為薔薇科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實,經(jīng)過煙火熏制而成,因為經(jīng)過熏烤后的梅肉外皮呈黑褐色,故名烏梅,又名梅實、熏梅等。

    烏梅具有酸澀收斂之性,它的功效為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安蛔止痛、生津止渴,是治療久咳、久瀉、久痢以及消渴的常用藥物。它還可以治療牛皮癬、雞眼等。

    烏梅藥理研究

    烏梅含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碳水化合物等,在成熟期含氫氰酸,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結(jié)核桿菌、各種真菌等皆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本品還能使膽囊收縮,促進膽汁分泌,抗蛋白過敏,增強免疫力。

    烏梅藥膳

    1.烏梅粥:烏梅1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先將烏梅下鍋煎煮,取濃汁(去渣)備用,再下粳米煮成粥,加入冰糖即可。此粥有益氣生津、開胃止渴、止瀉的功效,用于久咳、久瀉,并見口干、不思飲食者。

    2.烏梅山楂湯:烏梅、山楂各10克,白糖適量。先將烏梅、山楂放人鍋中,加水燒開,再用文火煮30分鐘,熄火后,靜置約15分鐘,濾出湯汁,加白糖調(diào)味即成。此湯具有生津止渴功效,適宜于暑熱煩悶、食欲不振、口燥舌干等,可作為暑天用的清涼飲料。

    3.生姜烏梅飲:生姜、烏梅各10克,紅糖適量。將三味一同放人鍋內(nèi),加水煎煮,約30分鐘,濾出湯汁飲用。此湯溫胃散寒、和胃止嘔,可用于胃寒嘔逆,妊娠嘔吐,以及暈動癥。

    烏梅經(jīng)驗方

    1.烏梅湯:烏梅一味,煎湯,加白糖飲服。凡肝陰不足、肝熱氣燥所致的痢疾、泄瀉、吐血、咳嗽、發(fā)熱、噎嗝等,可以選用。加入人參,名參梅湯,有陰陽相濟之功,用于元氣將脫的虛喘厥逆,以及大病之后的虛冷之候,有固脫、復(fù)元、救急之效。

    2.烏梅四物湯:烏梅、當歸、生地、白芍。此即原四物湯中的川芎,因性燥動血而以烏梅代之。此方可治療痢疾、怔忡、汗癥、吐血、遺精、月經(jīng)過多、脅痛、子腫、小兒風(fēng)氣等。

    3.烏梅治痢方:烏梅18克,香附12克,煎湯,早晚兩次服用。用此方治療細菌性痢疾。

    4.烏梅消石湯:烏梅、虎杖、茵陳、金錢草各30克,水煎服,治療膽結(jié)石、膽囊炎,有效。D4

更多中藥材
  • 養(yǎng)生節(jié)目雖然在這幾年才開始變得流行,但是養(yǎng)生這一概念卻不是剛剛興起的,我們的祖先在很久之前就總結(jié)出了各種通過飲食來養(yǎng)生的目的,比如人們對于吃特定食物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老人長高速我們要在早上的時候吃生姜,晚上的時候吃蘿卜,這樣做的原理是什么......
  • 咽炎是我們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于咽喉部位炎癥長期反復(fù)發(fā)作所導(dǎo)致的。咽炎分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兩種,急性咽炎一般主要表現(xiàn)為咽喉腫痛、咳嗽、發(fā)燒等癥狀,如果一旦轉(zhuǎn)為慢性咽炎,則很有可能導(dǎo)致咽喉部位各種慢性疾病的發(fā)生。所以建議......
  • 血瘀就是血液運行不暢,有瘀血。通常引起血瘀的原因有三種:第一,外傷卻沒有傷口,僅在局部的皮膚上有瘀塊和腫痛;第二,是血液運行不通暢;第三,受寒或受熱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活血化瘀主要采用中醫(yī)治療的方法。那么,中醫(yī)活血化瘀方法有哪些呢?下面為大......
  • 黃氏,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藥材。大家應(yīng)該對這種藥物都是耳熟能詳?shù)摹_€有一種中藥材,也是非常的出名的,這種中藥材的名字叫做丹參。丹參,是一種紅褐色的藥物。這兩種中藥材的功效都是非常的多的。那么人們自然而然就會聯(lián)想到了強強聯(lián)手,更可以幫助自己。于......
  • 很多人都可能有失眠這種現(xiàn)象,比如在晚上睡覺的時候輕微的噪音就會將我們驚醒,移動設(shè)備驚醒之后,想要再進入睡眠狀態(tài),就很困難,晚上睡覺的時間變得很短,并且睡覺的環(huán)境也不是特別好,比如睡覺的環(huán)境當中有輕微的噪聲或者是有光線刺激。那么失眠之后究竟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