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醫(yī)辨治咽神經(jīng)官能癥

    咽神經(jīng)官能癥,亦稱癔性咽喉異感癥。是指除疼痛以外的多種咽喉異常感覺或幻覺。其原因與精神因素有關(guān),如癔病、疑病癥、恐癌癥、神經(jīng)衰弱、焦慮、精神分裂癥、神經(jīng)官能癥、外傷后精神創(chuàng)傷等。其癥狀復(fù)雜多樣,患者咽部可感到似有異物、蟻行、灼熱、緊束、悶塞、狹窄等感覺,有的病人感到咽部有樹葉、發(fā)絲、線頭、腫物及痰黏著感,也有的感到頸部緊壓感而不敢扣領(lǐng)扣。以上感覺在病人做空咽動作時明顯,而進食時則減輕或消失,一般無疼痛或僅有輕度咽痛。癥狀常隨病人情緒起伏波動,異常感覺也可隨時改變。本病和中醫(yī)學(xué)之“梅核氣”類似,筆者分以下四型辨治,療效滿意。

    氣郁痰結(jié),痰郁化熱

    咽中不適,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心煩易怒,胸悶嘔惡,口苦,納呆,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shù)。治宜行氣開郁,清熱化痰。處方:柴胡12克,半夏10克,瓜蔞30克,黃芩10克,黃連10克,香附10克,山豆根10克,薄荷10克(后下)。水煎,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氣郁痰結(jié),氣血虧虛

    咽中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面白無華,倦怠乏力,氣短懶言,舌質(zhì)淡,脈弦細或滑。治宜解郁化痰,氣血雙補。處方:半夏10克,厚樸10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甘草6克,竹茹10克,陳皮10克,黃芪30克,當歸20克,酸棗仁15克。水煎,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肝郁氣滯,寒痰凝結(jié)

    咽中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形寒肢冷,胸脅脹悶,噯氣嘆息,舌質(zhì)暗紅,苔白膩,脈弦滑或緊。治宜理氣解郁,溫化寒痰。處方:柴胡12克,白芍10克,香附10克,枳殼10克,半夏10克,紫蘇10克,桂枝10克,生姜20克,合歡皮10克,遠志6克。水煎,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氣郁痰結(jié),瘀血阻絡(luò)

    咽中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脅脹痛,煩躁易怒或噯氣嘆息,舌質(zhì)紫暗,苔白膩,脈弦滑或澀。治宜理氣解郁,活血散瘀。處方:柴胡12克,香附12克,枳實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丹參30克,半夏10克,瓜蔞30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一劑,早晚分服。(丁樹棟 管恩蘭)

更多中藥材
  • 婆羅門皂莢是一種大家很熟悉的藥材,有著不同尋常的作用和功效,在很多疾病中是治愈的關(guān)鍵,下面讓大家一起深入的對婆羅門皂莢進行更多的解讀吧!【別名】 忽野檐默、阿梨去伐、波斯皂莢(《酉陽雜俎》),阿勒勃(《本草拾遺》),清瀉山扁豆(《國藥的藥理......
  • 以前聽說,人們是用皂莢樹的果子來進行清洗東西的,一直覺得非常的神奇,很想知道皂莢樹到底有什么作用?皂莢,又名皂角樹,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生長旺盛,雌雄異株,雌樹結(jié)莢能力強,皂莢果是醫(yī)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及洗滌用品的天然原料,......
  • 說到稀有的植物物種,我們可能會首先想到紅豆衫、銀杉等等,而鮮少耳聞的絨毛皂莢卻是更為瀕危的稀有物種,絨毛皂莢被視為我國二級重點保護植物,在全世界存在的數(shù)量也極其稀少,比堪稱“植物界熊貓”的銀杉還稀少,野生的絨毛皂莢全世界僅有兩株,并且分布于......
  • 冬季氣候干燥,加上霧霾天氣頻繁,很多人容易上火,嗓音沙啞,并伴隨上呼吸道感染等癥狀,久治不愈。給大家的健康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不便,很多人就問上火吃什么藥好呢?是吃中藥好還是吃西藥好呢?有些中藥價格便宜,對于疏肝理氣,清溫降火有好的效果,下面就......
  •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的一枚瑰寶,它主要依賴于君、臣、佐、使藥這幾大部分。雖然見效慢,但是因為對人體幾乎沒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備受養(yǎng)生人群的青睞。安胎利水湯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對它了解嗎?【處方】人參4.5克,生白術(shù)4.5克,大腹皮9克,砂仁未(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