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吐血證一

    【病人基本資料】

    天津張姓,年過三旬,偶患吐血證。

    【病因】

    其人性嗜酒,每日必飲,且不知節(jié)。初則飲酒過量即覺胸間煩熱,后則不飲酒時亦覺煩熱,遂至吐血。

    【證候】

    其初吐血之時,原不甚劇,始則痰血相雜,因咳吐出。即或純吐鮮血,亦不過一日數(shù)口,繼復因延醫(yī)服藥,方中有柴胡三錢,服藥半點鐘后,遂大吐不止,倉猝迎愚往視。及至,則所吐之血已盈痰盂,又復連連嘔吐,若不立為止住,實有危在目前之懼。幸所攜藥囊中有生赭石細末一包,俾先用溫水送下五錢,其吐少緩須臾,又再送下五錢遂止住不吐。診其脈弦而芤,數(shù)逾五至,其左寸搖搖有動意,問其心中覺怔忡乎?答曰︰怔忡殊甚,幾若不能支持。

    【診斷】

    此證初傷于酒,繼傷于藥,臟腑之血幾于傾囊而出。猶幸速為立止,宜急服湯藥以養(yǎng)其血,降其胃氣保其心氣,育其真陰,連服數(shù)劑,庶其血不至再吐。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生赭石(六錢軋細)玄參(六錢)生地黃(六錢)生龍骨(六錢搗碎)生牡蠣(六錢搗碎)生杭芍(五錢)酸棗仁(四錢炒搗)柏子仁(四錢)甘草(錢半)廣三七(三錢細末)此方將前十味煎湯,三七分兩次用,頭煎及二煎之湯送服。

    【效果】

    每日服藥一劑,連服三日血已不吐,心中不復怔忡。再診其脈芤動皆無,至數(shù)仍略數(shù),遂將生地黃易作熟地黃,俾再服數(shù)劑以善其后。

更多中藥材
  • 以前聽說,人們是用皂莢樹的果子來進行清洗東西的,一直覺得非常的神奇,很想知道皂莢樹到底有什么作用?皂莢,又名皂角樹,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生長旺盛,雌雄異株,雌樹結(jié)莢能力強,皂莢果是醫(yī)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及洗滌用品的天然原料,......
  • 我們的中藥材中,不僅僅是只有一些塊莖,或是一些葉片才可以入藥的,植物的每一個部分都有自己的一些獨特的價值,比如說我們很多的中藥還會使用植物的種子來治療一些病癥,例如葶藶子;葶藶子,它就是一類種子作為藥材的典型,那么,葶藶子別名到底叫什么呢?......
  • 白前是雙子葉植物藥,我們在服用這種中藥期間建議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盡量要保持大便通暢,通過掌握白前的注意事項可以有效的提高藥物的價值,那么孕婦吃了白前會有哪些不良影響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關(guān)于中藥白前孕婦可以吃嗎......
  • 大家都知道海帶,也知道海帶含碘量非常豐富,可以預防甲狀腺腫病,就是我們所說的大脖子病,是一種對身體非常有用的食品,那大家知道昆布是什么嗎?它和海帶外觀極為相似,也是很好的碘性食品,但是又有很多不同,所以今天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昆布和海帶的營養(yǎng)價......
  • 昆布是含碘最高的食品,還含有一種貴重營養(yǎng)藥品——甘露醇。昆布歷的碘和甘露醇,多附在它的表層,尤其是甘露醇,呈白色粉狀附在昆布的表面。昆布甘露醇對治療急性腎功能衰退、腦水腫、乙性腦炎、急性青光眼均有療效,所以昆布除了日常食用之外,還有醫(yī)學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