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便白濁

    【病人基本資料】

    天津李××,年二十六歲,得小便白濁證。

    【病因】

    于季秋乘大車還家,中途遇雨,衣服盡濕,夜宿店中,又披衣至庭中小便,為寒風(fēng)所襲,遂得白濁之證。

    【證候】

    尿道中恒發(fā)刺癢,每小便完時有類精髓流出數(shù)滴。今已三閱月,屢次服藥無效,頗覺身體衰弱,精神短少,其脈左部弦硬,右部微浮重按無力。

    【診斷】

    《內(nèi)經(jīng)》謂腎主蟄藏,肝主疏泄,又謂風(fēng)氣通于肝,又謂肝行腎之氣。此證因風(fēng)寒內(nèi)襲入肝,肝得風(fēng)助,其疏泄之力愈大,故當(dāng)小便時,肝為腎行氣過于疏泄,遂致腎臟失其蟄藏之用,尿出而精亦隨之出矣。其左脈弦硬者,肝脈挾風(fēng)之象,其右脈浮而無力者,因病久而氣血虛弱也。其尿道恒發(fā)刺癢者,尤顯為風(fēng)襲之明征也。此宜散其肝風(fēng),固其腎氣,而更輔以培補氣血之品。

    【處方】

    生箭(五錢)凈萸肉(五錢)生懷山藥(五錢)生龍骨(五錢搗碎)生牡蠣(五錢搗碎)生杭芍(四錢)桂枝尖(三錢)生懷地黃(三錢)甘草(錢半)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方解】

    方中以黃為主者,因《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原謂黃主大風(fēng),是以風(fēng)之入臟者,黃能逐之外出,且其性善補氣,氣盛自無滑脫之病也。桂枝亦逐風(fēng)要藥,因其性善平肝,故尤善逐肝家之風(fēng),與黃相助為理則逐風(fēng)之力愈大也。用萸肉、龍骨、牡蠣者,以其皆為收斂之品,又皆善收斂正氣而不斂邪氣,能助腎臟之蟄藏而無礙肝風(fēng)之消散,藥物解中論之詳矣。用山藥者,以其能固攝下焦氣化,與萸肉同為腎氣丸中要品,自能保合腎氣不使虛瀉也。用芍藥、地黃者,欲以調(diào)劑黃、桂枝之熱,而芍藥又善平肝,地黃又善補腎,古方腎氣丸以干地黃為主藥,即今之生地黃也。用甘草者,取其能緩肝之急,即能緩其過于疏泄之力也。

    【效果】

    將藥連服三劑,病即全愈,因即原方去桂枝以熟地易生地,俾再服數(shù)劑以善其后。

更多中藥材
  • 針對這兩種類型,中醫(yī)上有四種證型四個方子來干預(yù)。盜汗呢,往往是陰虛火旺導(dǎo)致,這種人往往煩躁少眠,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即使一睡著就愛出汗,五心煩熱,整天煩躁不安,我們用當(dāng)歸 六黃湯 來治療。另外一種呢,是心血不足型的盜汗,這種人心悸少眠,睡則......
  • 腦子梗死出血,或者是又梗死又出血,先梗死后出血,先出血后梗死,懷著二者兼而有之,就會出現(xiàn)腦淤血,腦淤血如果是急性期吸拉栓溶栓,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但是很多人到不了醫(yī)院,時間長都過去了。那么剩下腦梗死,腦出血,中醫(yī)就是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最著名......
  • 一:脾胃虛寒的人,用紅糖生姜大棗茶二:女性肝郁脾虛,乳房脹痛,可以選擇玫瑰花茶三:眼睛干澀,看東西模糊,可以選擇呢枸杞菊花茶四:容易失眠心煩的人,枸杞百合茶五:飯后消化不了,容易食積,可以選擇山楂陳皮茶六:秋冬干燥,咳嗽有痰,可以選擇陳皮羅......
  • (四寶粥)它的成分是桂圓,紅棗,山藥,薏仁各25克,糯米100克,用溫水泡一小時左右,然后加水熬煮,用冰糖調(diào)味即可。桂圓和紅棗都是補益身體的上好佳品,有補血安神的療效,但是如果服用過多,也容易導(dǎo)致脹氣上火這樣的癥狀,薏仁可以健脾利濕,解膩去......
  • 很簡答黃芪15克,當(dāng)歸3克,大棗5枚,保溫杯加水泡茶飲用,能夠幫助人把氣血慢慢的補起來,如果還先有體寒,可以再加上三片生姜。如果容易上火的可以加上10克的麥冬來進行調(diào)理。但是有一點要提醒大家的是,本身脾胃不好,濕氣重或者有氣滯血瘀的朋友,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