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殷擁軍 余旸明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胸痹為一中醫(yī)病名,相當于西醫(yī)的冠心病。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賈秀蘭主任醫(yī)師從事中醫(yī)藥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30余年,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中醫(yī)藥防治研究,臨床經驗豐富,對疾病有獨到見解,筆者有幸隨師學習,頗有所獲,現(xiàn)將其治療冠心病經驗總結如下,以供同道參考。
《素問·臟氣法時論篇》曰:“心病者,胸中滿,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狈犀F(xiàn)在對胸痹的認識相關性。東漢張仲景首先明確提出“胸痹”病名,對其病因病機作了較為詳細的分析,并擬定辨證論治的具體方藥。
目前,中醫(yī)對于胸痹(冠心?。┑脑\斷及治療存在著診斷及證型模糊化、寬泛化的缺憾,賈秀蘭臨證強調診斷標準的規(guī)范性,指出臨床并不是具有胸痛癥狀,尤其是左側胸痛的患者都是胸痹。心包疾病、食道疾病、左胸膜和肺部病變等均可引起胸痛,心臟神經癥、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患者,均可見胸痛癥狀,而更年期婦女更甚。因此不可盲目將胸痛等同于冠心病。
她提倡中醫(yī)藥與國際接軌,主張將國際公認的冠心病診斷標準作為中醫(yī)胸痹的診斷標準,但其核心內容辨證分型仍是中醫(yī)精髓。她認為中醫(yī)“證”的思維是“有諸內必形之于外”,但四診收集和獲取的信息,有模糊性和主觀性,辨證缺乏規(guī)范性和嚴謹性。應借助現(xiàn)代科學檢測手段,心電圖、運動試驗、動態(tài)心電圖等,以擴展和補充中醫(yī)的四診,建立與現(xiàn)代診斷技術相結合的雙軌式診斷體系,辨證辨病相結合。
病因病機:胸痹的主要病機為本虛標實。本虛以氣虛、陰虛為主,標實為血瘀、痰濁、陰寒等,而其中又認為瘀血所占比例最高。情志內傷也是她臨證用藥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她認為情志內傷引起臟腑功能失調,憂思傷脾則運化失司,津液不得敷布,聚而為痰;郁怒傷肝,肝失疏泄,氣郁化火,灼津為痰。氣滯痰阻,使血行不暢,阻于心脈,則發(fā)胸痹。
辨證辨病相結合
對于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患者,賈秀蘭認為其病機多為心氣虛兼夾痰濁或瘀血所致,治療以補益心氣、活血通絡、化痰宣痹為主要原則,選方多用四君子湯、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活血化瘀之品。對于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她認為其血管的器質性病變和功能性病變同時存在,臨床二者各有側重,其發(fā)作與勞累有關或無關,可表現(xiàn)為氣陰兩虛、肝氣郁結、瘀血阻滯等多種形式,治療多選益氣養(yǎng)陰、疏肝理氣、活血化瘀之品,以其側重的不同,方選生脈飲、丹參飲、冠心Ⅱ號方,酌情加入疏肝理氣之品,并根據(jù)寒熱虛實的不同,選用速效含服的中成藥,如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蘇合香丸、復方丹參滴丸等。對于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她指出不能因其無癥狀而忽視治療。臨證根據(jù)病人體質和舌脈變化處以方藥,痰濁型多給予瓜蔞薤白半夏湯,氣血虧虛型則用八珍湯,瘀血體質者方選血府逐瘀湯,陰虛則用六味地黃丸,陽虛體質用金匱腎氣丸,并酌情疏肝行氣、寧心安神之品,以阻止變證發(fā)生。
活血化瘀,貫穿始終
通過對冠心病病機的研究,賈秀蘭認為,在整個病情發(fā)展過程中,瘀血始終存在于疾病的每一階段。成因多樣且復雜,外傷可致離經之血為瘀;氣虛則血行不暢而為瘀血;情志不舒致氣機郁結,血行不暢而致瘀血;寒邪侵犯致寒凝氣滯、瘀血阻滯;邪熱入血,致血熱內結,熱灼陰血,煎熬成瘀血。瘀血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子。冠心病患者多為中老年人,隨年齡增長,五臟功能減退,氣虛不能運血,血行無力則瘀阻脈絡,病因和病理產物交替疊加,使病情纏綿難愈。預防應著眼于前,治療應防變于后。在治療過程中,她強調活血化瘀的重要性,指出急性期可緩解心絞痛,中長期則可達到預防急性冠狀動脈事件,改善、穩(wěn)定粥樣斑塊,起到標本兼治,短期和中長期療效的多重性作用。她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多選用桃仁、紅花、丹參、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并多用葛根于方中擴血管。
重視情志致病,提倡心理治療
情志內傷為冠心病的一個重要發(fā)病機制?;颊咭蛟\斷成立,心理負擔加重,不少病人常出現(xiàn)悲觀、憂慮,甚至失望等負面情緒,表現(xiàn)出排斥治療或過度求醫(yī)、過度治療等。因此,在臨床實踐過程中,應強調心理治療,醫(yī)者要有仁愛之心,耐心開導病人,怡情開懷,適度鍛煉,并根據(jù)病人不同的心理素質及表征,給予對應心理治療,于方劑中可酌情加用有抗抑郁作用的銀杏、柴胡、人參、佛手;有抗焦慮作用的胡黃連、野菊花、馬齒莧、厚樸、苦楝子、銀杏、人參;有寧心安神作用的酸棗仁、柏子仁、夜交藤、合歡皮等藥物。
重視地域特色
四川地區(qū)由于氣候潮濕,加之病者多有嗜食肥甘厚味,故臨床痰瘀型冠心病較多。病人多見:心胸滿悶,形體肥胖,痰多氣短,伴倦怠乏力,納呆,遇陰雨天發(fā)作或加重,舌質紫暗,或邊有瘀斑,苔白膩或白滑,脈滑。治以通陽泄?jié)?,豁痰開結。治療痰濕重者,多選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溫膽湯加減,以瓜蔞、薤白化痰通陽、行氣,半夏加枳實行氣破結,加茯苓、陳皮健脾利水化飲為主,輔以活血化瘀。如心胸刺痛,舌質暗紅或紫暗,有瘀斑,脈弦澀,治以活血化瘀,通陽散結,以桃紅四物湯合丹參飲為主方,輔以化濕寬胸。方中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四物湯養(yǎng)血活血,加丹參飲加強活血、行氣止痛之功。
賈秀蘭通過對冠心病病機的深入研究及大量臨床實踐,強調本虛標實為其基本病機,重視診斷的規(guī)范性,治療以扶正祛邪為主,活血化瘀貫穿始終,重視情志致病,提倡心理治療,充分發(fā)揮中醫(yī)藥“治未病”的特點及優(yōu)勢,強調整體調節(jié),可取得滿意的療效。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殷擁軍 余旸明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胸痹為一中醫(yī)病名,相當于西醫(yī)的冠心病。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賈秀蘭主任醫(yī)師從事中醫(yī)藥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30余年,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中醫(yī)藥防治研究,臨床經驗豐富,對疾病有獨到見解,筆者有幸隨師學習,頗有所獲,現(xiàn)將其治療冠心病經驗總結如下,以供同道參考。
《素問·臟氣法時論篇》曰:“心病者,胸中滿,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狈犀F(xiàn)在對胸痹的認識相關性。東漢張仲景首先明確提出“胸痹”病名,對其病因病機作了較為詳細的分析,并擬定辨證論治的具體方藥。
目前,中醫(yī)對于胸痹(冠心?。┑脑\斷及治療存在著診斷及證型模糊化、寬泛化的缺憾,賈秀蘭臨證強調診斷標準的規(guī)范性,指出臨床并不是具有胸痛癥狀,尤其是左側胸痛的患者都是胸痹。心包疾病、食道疾病、左胸膜和肺部病變等均可引起胸痛,心臟神經癥、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患者,均可見胸痛癥狀,而更年期婦女更甚。因此不可盲目將胸痛等同于冠心病。
她提倡中醫(yī)藥與國際接軌,主張將國際公認的冠心病診斷標準作為中醫(yī)胸痹的診斷標準,但其核心內容辨證分型仍是中醫(yī)精髓。她認為中醫(yī)“證”的思維是“有諸內必形之于外”,但四診收集和獲取的信息,有模糊性和主觀性,辨證缺乏規(guī)范性和嚴謹性。應借助現(xiàn)代科學檢測手段,心電圖、運動試驗、動態(tài)心電圖等,以擴展和補充中醫(yī)的四診,建立與現(xiàn)代診斷技術相結合的雙軌式診斷體系,辨證辨病相結合。
病因病機:胸痹的主要病機為本虛標實。本虛以氣虛、陰虛為主,標實為血瘀、痰濁、陰寒等,而其中又認為瘀血所占比例最高。情志內傷也是她臨證用藥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她認為情志內傷引起臟腑功能失調,憂思傷脾則運化失司,津液不得敷布,聚而為痰;郁怒傷肝,肝失疏泄,氣郁化火,灼津為痰。氣滯痰阻,使血行不暢,阻于心脈,則發(fā)胸痹。
辨證辨病相結合
對于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患者,賈秀蘭認為其病機多為心氣虛兼夾痰濁或瘀血所致,治療以補益心氣、活血通絡、化痰宣痹為主要原則,選方多用四君子湯、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活血化瘀之品。對于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她認為其血管的器質性病變和功能性病變同時存在,臨床二者各有側重,其發(fā)作與勞累有關或無關,可表現(xiàn)為氣陰兩虛、肝氣郁結、瘀血阻滯等多種形式,治療多選益氣養(yǎng)陰、疏肝理氣、活血化瘀之品,以其側重的不同,方選生脈飲、丹參飲、冠心Ⅱ號方,酌情加入疏肝理氣之品,并根據(jù)寒熱虛實的不同,選用速效含服的中成藥,如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蘇合香丸、復方丹參滴丸等。對于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她指出不能因其無癥狀而忽視治療。臨證根據(jù)病人體質和舌脈變化處以方藥,痰濁型多給予瓜蔞薤白半夏湯,氣血虧虛型則用八珍湯,瘀血體質者方選血府逐瘀湯,陰虛則用六味地黃丸,陽虛體質用金匱腎氣丸,并酌情疏肝行氣、寧心安神之品,以阻止變證發(fā)生。
活血化瘀,貫穿始終
通過對冠心病病機的研究,賈秀蘭認為,在整個病情發(fā)展過程中,瘀血始終存在于疾病的每一階段。成因多樣且復雜,外傷可致離經之血為瘀;氣虛則血行不暢而為瘀血;情志不舒致氣機郁結,血行不暢而致瘀血;寒邪侵犯致寒凝氣滯、瘀血阻滯;邪熱入血,致血熱內結,熱灼陰血,煎熬成瘀血。瘀血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子。冠心病患者多為中老年人,隨年齡增長,五臟功能減退,氣虛不能運血,血行無力則瘀阻脈絡,病因和病理產物交替疊加,使病情纏綿難愈。預防應著眼于前,治療應防變于后。在治療過程中,她強調活血化瘀的重要性,指出急性期可緩解心絞痛,中長期則可達到預防急性冠狀動脈事件,改善、穩(wěn)定粥樣斑塊,起到標本兼治,短期和中長期療效的多重性作用。她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多選用桃仁、紅花、丹參、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并多用葛根于方中擴血管。
重視情志致病,提倡心理治療
情志內傷為冠心病的一個重要發(fā)病機制?;颊咭蛟\斷成立,心理負擔加重,不少病人常出現(xiàn)悲觀、憂慮,甚至失望等負面情緒,表現(xiàn)出排斥治療或過度求醫(yī)、過度治療等。因此,在臨床實踐過程中,應強調心理治療,醫(yī)者要有仁愛之心,耐心開導病人,怡情開懷,適度鍛煉,并根據(jù)病人不同的心理素質及表征,給予對應心理治療,于方劑中可酌情加用有抗抑郁作用的銀杏、柴胡、人參、佛手;有抗焦慮作用的胡黃連、野菊花、馬齒莧、厚樸、苦楝子、銀杏、人參;有寧心安神作用的酸棗仁、柏子仁、夜交藤、合歡皮等藥物。
重視地域特色
四川地區(qū)由于氣候潮濕,加之病者多有嗜食肥甘厚味,故臨床痰瘀型冠心病較多。病人多見:心胸滿悶,形體肥胖,痰多氣短,伴倦怠乏力,納呆,遇陰雨天發(fā)作或加重,舌質紫暗,或邊有瘀斑,苔白膩或白滑,脈滑。治以通陽泄?jié)?,豁痰開結。治療痰濕重者,多選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溫膽湯加減,以瓜蔞、薤白化痰通陽、行氣,半夏加枳實行氣破結,加茯苓、陳皮健脾利水化飲為主,輔以活血化瘀。如心胸刺痛,舌質暗紅或紫暗,有瘀斑,脈弦澀,治以活血化瘀,通陽散結,以桃紅四物湯合丹參飲為主方,輔以化濕寬胸。方中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四物湯養(yǎng)血活血,加丹參飲加強活血、行氣止痛之功。
賈秀蘭通過對冠心病病機的深入研究及大量臨床實踐,強調本虛標實為其基本病機,重視診斷的規(guī)范性,治療以扶正祛邪為主,活血化瘀貫穿始終,重視情志致病,提倡心理治療,充分發(fā)揮中醫(yī)藥“治未病”的特點及優(yōu)勢,強調整體調節(jié),可取得滿意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