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活澀并用治崩漏

    王金亮 侯紅霞 山西省平遙縣中醫(yī)院

    歷代醫(yī)家對崩漏論述甚多,證類上分“陰虛血熱妄行者”、“肝經怒火動血逆氣未散者”、“血有滯逆而妄行者”、“去血過多血脫氣陷者”、“營氣不足血不能調而妄行者”、“脾氣虛弱不能收攝而脫血者”、“脾腎虛寒者”、“肝膽氣虛不能藏血者”、“崩漏既久,血滑不禁者”等,可見崩漏一證,病機繁多,成因龐雜,虛實寒熱均見。肝、脾、腎三臟功能失常,氣血運行逆亂,沖任二脈失調乃其發(fā)病之本。筆者在臨床常去其繁雜,將崩漏定為虛實二大類以調之,治療上宗《丹溪心法附余》中提出的“塞流、澄源、復舊”三大法,而創(chuàng)“活與澀”之法,對崩漏治療收到滿意療效。

    月經行有常道,流通則盛,其非時而下不循常道,崩漏自成。崩漏者血不歸經或以瘀阻,或以固統(tǒng)失司,雖其有虛實寒熱之別,但治療之法不外乎引血歸經,一則固攝,一則疏通,實乃治崩之大法。筆者臨證常以固澀配合應用,相得益彰,對諸多崩漏伴瘀血者多先以少腹逐瘀湯二劑,活血化瘀使瘀血去而新血安,藥用:炒小茴香3g,炒干姜3g,元胡3g,炒五靈脂6g,沒藥5g,川芎5g,當歸12g,生蒲黃9g,官桂5g,赤芍9g。方以輕取活血不使胞宮血脈瘀滯。后急投以益氣止血固澀之品,方用四物湯加減:當歸15g,川芎5g,炒白芍12g,熟地30g,芥穗炭5g,阿膠12g,貫眾炭5g,黑艾葉6g,黑杜仲9g,生黃芪18g,川斷6g,海螵蛸12g,甘草3g。本方以益氣止血為主,藥用炭類則加強固澀止血之功,臨床常服3~5劑而崩漏停止。

    李某,女,48歲。2009年10月15日初診。自訴月經量多,已十數日,少腹時痛,伴紫黑血塊下,周身乏力,頭暈自汗,前醫(yī)曾用大劑止血之品罔效。觀其貧血貌,舌紅少苔,脈沉澀。思其經多塊下腹痛,必有瘀血作祟,瘀血不去,經道不暢,新血難安。治以少腹逐瘀湯立方:炒茴香3g,炒干姜3g,元胡3g,炒五靈脂6g,沒藥5g,川芎5g,當歸15g,生蒲黃9g,官桂5g,赤芍6g,茜草5g,丹參9g,甘草3g。2劑,水煎服,日1劑。

    兩日后復診,自訴藥后有血塊排出,出血減緩,已無腹痛,舌淡苔白,六脈沉細。瘀血已去,當以固經止血為治,更方以《傅青主女科》加減四物湯:當歸12g,川芎5g,炒白芍10g,熟地18g,芥穗炭5g,山萸肉12g,川斷6g,焦白術15g,阿膠12g,甘草3g。3劑,水煎服,日1劑。

    三診,服藥后,出血停止,諸癥好轉,但貧血已成,其“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方以四君子湯加減以復其舊。

    崩漏一證,乃婦科急癥,余臨證常以活澀并用,一動一靜,固本澄源。臨證多可收桴鼓之效。

更多中藥材
  • 在北方很多家庭都喜歡吃餃子,尤其是過年的時候,幾乎每家每戶都會選擇包餃子的方式來慶祝新年的到來,餃子的餡兒有很多種,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餡兒都離不開一種東西,那就是蔥,蔥能很好的提升餡兒的味道,而且還能夠去腥味,那么到底蔥白湯的做法及功效是什么......
  • 大家都聽說過一句話,那就是民以食為天,無論是我們處在什么惡劣的生活條件之下,只要有食物和水我們都是能夠頑強生活的,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是越來越好了,所以漸漸的對身體的健康和營養(yǎng)均衡開始重視了起來,大多數的朋友都喜歡吃蔬菜,比如紫蘇,那么到底紫蘇怎......
  • 婦科疾病的出現(xiàn),對于女性朋友來說是非常大的困擾,現(xiàn)在婦科疾病的種類也是比較多的,盆腔炎就是其中一種高發(fā)的疾病,如果不及時的進行治療的話,很有可能對于女性的生育造成影響;現(xiàn)在有很多藥材有治療盆腔炎的效果,對于紫蘇這種植物,我們應該都見過吧,那......
  • 在懷孕之后,一般孕婦的體質都會改變,而且性格和口味等等都會受到影響,這時候家屬就需要多注意孕婦的情緒變化了,而且還要對孕婦的飲食格外的注意,并不是懷孕之后就需要大補的,如果我們隨便給孕婦使用中藥材的話,很有可能會對孕婦肚子里面的胎兒造成傷害......
  • 羌活為傘形科植物羌活或寬葉羌活的根莖及根。主產于四川、甘肅及云南等地。多于初春及秋季采挖,除去莖葉須根,干燥,切厚片。羌活根莖為圓柱形或不規(guī)則塊狀,長4至13厘米,直徑0.6至2.5厘米。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脫落處呈黃色。了間短縮,呈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