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內(nèi)經(jīng)》的“動靜”觀

    孟琳升 內(nèi)蒙古包頭市杏林中醫(yī)研究院

    “動靜”,《五運行大論》有專門論述:“帝曰:動靜何如?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復(fù)會也。帝曰:余聞鬼臾區(qū)曰;應(yīng)地者靜。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不知其所謂也,愿聞何以生之乎?岐伯曰:天地動靜,五行遷復(fù),雖鬼臾區(qū)其上候而已,猶不能遍明”,“地者,所以載生長之類也;虛者,所以列應(yīng)天之精氣也”,“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風以動之,濕以潤之,寒以堅之,火以溫之”,“燥勝則地干,暑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火勝則地固”。

    經(jīng)文就“氣”的運動及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對地的影響之“動”,作了極為深刻的描述。然關(guān)于上下移行之說,注家頗多異議。

    王冰認為:“上,天也;下,地也。周天,謂天周地五行之位也。天垂六氣,地布五行,天順地而左回,地承天而東轉(zhuǎn)”。

    張志聰認為:“上者右行,言天氣右旋,自東而西,以降于地;下者左行,言地氣左轉(zhuǎn),自西而東,以升于天。故司天在上,必歷巳、午、未、申而西降;在泉在下,必歷亥、子、丑、寅而東升”。

    馬蒔則認為:“上下:謂在上者,司天之位;在下者,在泉之位。左右:謂在上之左右,即司天左間、右間之位;在下之左右,即在泉左間、右間之位”。

    張、馬二氏以天氣分上下、左右,也即依照五運六氣之司天、在泉理論,解釋“天地”與“動靜”;王冰則以五行座位解釋“動靜”,并明確稱“觀五星之東轉(zhuǎn),則地體左行之理,昭然可知”。

    方藥中教授的解釋則更為明晰?!饵S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運氣七篇講解》云:“在上的天,其運動的形式,是由左向上,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呈旋轉(zhuǎn)圓周式的運動”。把古代的天氣(天象)及地氣(地體),用現(xiàn)代的天體與地球的運轉(zhuǎn)順序,作了明確的解釋。

    值得提及的是,所有注家的注釋中,均以“動”為討論點,但經(jīng)文卻顯而易見地言“動靜”,其靜的方面,由于古代人在“地至大不可量”的條件下,對自然界只能站在平靜的地面給以觀察,這也是“地心說”形成的根源。在運氣學(xué)說中,闡述五運(天氣)和六氣(地氣)運轉(zhuǎn)規(guī)律時,有“應(yīng)天之氣,動而不息;應(yīng)地之氣,靜而守位”之說。雖專講氣的運動,但也暗含天地的運轉(zhuǎn)規(guī)律。又且天為陽、地為陰;陽主動、陰主靜。故較天而言,地則相對處于寧靜狀態(tài),似乎永恒不變。

更多中藥材
  • 石決明大家應(yīng)該都沒有聽說過,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藥藥材,主要起到的功效是能夠幫助平肝去熱,對眼睛也是有很多的好處的,現(xiàn)在有很多的中醫(yī)師,非常常用這種中藥,來治療一些疾病,但是在這些中藥方劑的使用過程中,自己應(yīng)該要怎么樣運用才是比較合理的......
  • 檸檬草和玫瑰醋聽起來就是一種草,其實是一味藥,檸檬草到底是一種什么東西呢,檸檬草在生活中可以見得到,但是真正利用并服用,檸檬草不必玫瑰艷麗它其貌不揚,但功效卻不凡,作為一種草藥,有著很高的利用價值,尤其是檸檬草泡水之后服下對人體有益,檸檬草......
  • 艾葉為菊科植物艾的葉。艾多年生草本,生于路旁荒野、草地、林緣。分布于中國大部分地區(qū)。5至7月花尚未開、葉正茂盛時,采葉陰干。艾葉多皺縮,有短柄,完整葉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guī)則粗鋸齒,上表面灰綠色,有稀疏的柔毛及......
  • 金不換又稱田七屬于同種多年生草本。金不換和田七只是叫法不同而以,它原屬于同種只是不同的稱謂,高達30~60厘米。根莖短,具有老莖殘留痕跡;根粗壯肉質(zhì),倒圓錐形或短圓柱形,長約2~5厘米,直徑約1~3厘米,有數(shù)條支根,外皮黃綠色至棕黃色。金不......
  • 金不換是中藥三七的別名,形容三七的重要性。是明代著名的藥學(xué)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三七是中藥材中的一顆明珠,清朝藥學(xué)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那么,金不換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