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通便湯治療小兒習慣性便秘 通便湯治療小兒習慣性便秘

    王應麟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

    便秘一癥總由胃腸傳導失常、津液不足所致。因為飲食入胃,經(jīng)過脾的運化、吸收,剩下糟粕再經(jīng)大腸傳導而排出,故大便是否正常傳導,必賴津液濡潤和陽氣的推動。

    小兒“脾常不足”,易為飲食所傷,往往實邪留置大腸,津液不得輸轉而形成濕濁,與燥屎搏結于腸道,造成腑氣不通,氣機失調,陰津不足。肝陽偏盛,克伐脾土,使脾陽不足,津液缺少而成便秘。通常治療便秘,苦寒瀉下之品多為必用之藥。

    筆者認為,小兒便秘雖多內腹燥熱,但便秘已成,脾氣已傷,使用苦寒之品最易損傷脾胃,應盡量避免使用。要從根本上調理氣機,兼顧津液,則可使小兒便秘逐漸緩解,趨向痊愈。所以筆者采用通便湯治療。方中鉤藤10克,清熱除煩,通經(jīng)活絡;伏龍肝10克,調中燥濕,與鉤藤并伍,以溫脾助運,使氣機調和;甘草3克,補脾益氣;茯苓10克,淡滲利濕;化橘紅6克,調中快膈,燥濕化痰。如屬實熱便秘,則加青黛、瓜蔞;氣機壅滯加丁香、藿香;脾胃虛弱加建曲、焦山楂;便秘日久不愈加麥冬、茅根。上述諸藥均無泄下通便之功,但有調理脾胃、疏肝快膈、調理臟腑功能的作用,可使?jié)釟庀陆?,津液自生,便秘漸通。尤以小兒習慣性便秘用之最有效。

更多中藥材
  • 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有人會把紅豆和赤小豆弄混,其實這兩種豆子還是有區(qū)別的,無論從外形還是功效上,兩者都不太一樣。紅豆圓而大,常常用作食材,具有化濕補脾的功效,對于脾胃虛弱的人比較實用。而赤小豆扁而小,常用于入藥,具有利濕消腫,清熱退黃的功效,......
  • 羅漢果大家應該都熟悉,它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所以有些人咳嗽,咽痛或者便秘死都習慣用它來泡水喝。但我們要注意,羅漢果味甘性涼,對于脾胃虛寒者并不適合使用,大家一定要記住。......
  • 中醫(yī)認為,肥胖都是由脾虛所導致的,脾胃虛弱會導致身體水濕運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濕氣重便由此而來。而濕氣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膩食物吃多了又反過來造成身體痰濕過重,從而發(fā)胖。不僅如此,濕氣重還會加重身體運化不暢,體內廢物損失無法排出,就容易出......
  • 每一種藥物最好都要錯開,不同的西藥之間服用的話,有些像解抗的藥物,我們就錯開服用,錯半小時。中藥西藥之間,我們服用的話,盡量錯開個半小時會好一點,以避免發(fā)生不良的化學反應。......
  • 我們知道中醫(yī)治病是用藥物的偏性來糾正我們體內的這個營養(yǎng)的偏性,假如這個人是個寒涼的體質,我們用溫熱的藥啊,這是正常對應的。假如寒涼的體質用這個寒涼的藥,這個藥對身體都是有毒副作用,這個是不能用的。還有下面一句話呢,就是能不能長期服用,如果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