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藥對證,雖劇但服

    孫國印 孫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鄭家溝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臟方熱痢第七曰:“凡服止痢藥,初服皆劇,愚人不解,即止其藥不服,此特不可,但使藥與病源的相主對,雖劇但服,不過再三服,漸漸自知。惟非其主對者,本勿服也。”

    筆者在臨證中常遇到此類病例,如李某,女,28歲,因外感風寒,干咳不止,經輸液,中藥治療無效,纏綿近兩月無效,閱前醫(yī)治療諸方,西醫(yī)皆以消炎對癥治療,中藥皆治以祛風散寒,宣肺清熱,斂肺止咳,治療用藥符合病情,然先后服藥30余劑罔效,癥見干咳無痰,動則氣促胸悶,舌燥苔薄白,脈小數(shù)。該患者雖因風寒而起病,然幾經治療無鼻塞畏寒,表證已無,所服之藥皆以祛風散寒,使病機由風寒襲肺轉化成燥邪傷肺。肖正安曰:“凡是咳嗽,都是有痰,無痰不作咳,不過痰有多少,清稀黏稠而已?!敝我詽櫡戊钐担幏剑捍ㄘ惸?0克,冬瓜仁15克,麥冬10克,炒萊菔子15克,霜桑葉15克,苦桔梗8克。3劑,水煎服。

    筆者思辨證用藥無誤,三五劑應可痊愈。不料患者一劑服完,訴咳嗽加劇致使夜不能寐,伴嘔吐多痰,后兩劑不愿再服,筆者幾經解釋,患者同意試著再服,然第二劑服完,咳嗽好轉,夜得以寐,無嘔吐,服完第三劑病已十去七八,續(xù)擬原方3劑善后。3天后隨訪病已痊愈。

    藥對證而癥狀加劇,在臨證中并不少見,如治療外感時,用藥后表證減輕而里證加重,乃外邪由表入里,治療宜透邪達表,則表證加劇,而里證減輕,雖表證加劇,此乃醫(yī)者之功,病家不知,為醫(yī)者不可不知,反之則為醫(yī)者之誤。藥對證而癥狀加劇,特別在咳喘,痹證,腹痛,頭痛頭暈等病中最為多見,醫(yī)者如何認識并且做到效不更方,需要臨變而知變之理。

更多中藥材
  • 龐國明 河南省開封市中醫(yī)院確立主方、選好藥材之后,將要進行膏方的制作。膏方制作的工藝已經流傳千年,工序繁復,要求嚴格,否則難達到“滴水成珠”的基本要求。俗話說,膏方補不補在醫(yī)生,靈不靈在制作。如果工藝不精、制作欠細,必將直接影響到膏方的品質......
  • 急性腎衰竭是一組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腎功能急驟(數(shù)小時或數(shù)天)、進行性減退,導致氮質血癥、水鈉潴留、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等臨床綜合征。本病屬中醫(yī)學“癃閉”、“關格”范疇。其病因病機包括疫毒犯腎、毒物傷腎、瘀石內阻、濕濁內蘊等。辨證分型熱毒熾盛:......
  • 龐國明 河南省開封市中醫(yī)院在辨證施膏,正確確立主方之后,要合理選用藥材。膏方旨在調養(yǎng)防復、緩圖起效,與治病救危、務求速效有別,且需較長時間服用。因此,口感必須宜人,否則難以推廣久服。選藥組方時必須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用膏方不要和“治病救危......
  • 高峰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望京醫(yī)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臨床呈緩慢起病、反復發(fā)作、逐漸進展的過程,最終導致死亡,其氣道病變的不可逆性和治療手段的局限性造成了本病不可避免的高病死率。因此預防COPD的發(fā)生和進展是控......
  •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急癥之一。按臨床表現(xiàn)分為輕型急性胰腺炎與重型急性胰腺炎兩種。前者多見,臨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預后良好;后者少見,但病情危重,并發(fā)癥多,病死率高。臨床上,大多數(shù)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臨床病情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