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天麻 天南星(炮)蟬殼 防風(fēng)(去蘆)朱砂(別研)僵蠶(直者,微炒去絲)各7.5克 全蝎14個(gè)(去毒)雄黃(別研)白附子(炮)麝香(別研)各7.5克 金箔 銀箔各20片
上為細(xì)末,乳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治小兒驚風(fēng)。
每服1~2丸,薄荷湯下。
紫石英(燒,醋淬,研)鐵粉 遠(yuǎn)志肉(姜制,焙)茯神 人參 琥珀 滑石 南星(炮)蛇黃(煅,醉淬)龍齒各7.5克 熊膽4克 輕粉0.3克
上為細(xì)末,煉蜜丸,朱砂為衣,如梧桐子大。
治小兒驚癇。
每次1丸,金、銀湯或豬乳調(diào),拭入口中。
茯神 麥冬(去心)各15克 辰砂 遠(yuǎn)志(去心)石菖蒲 棗仁(炒)各9克 牛黃4.5克 川黃連(生)9克 珍珠6克 膽星15克 釣藤鉤15克 天竺黃15克 犀角9克 甘草(生)6克
上藥共研細(xì)末,煉蜜為丸,每丸重1.5克。
治小兒心、肝熱盛,因受驚嚇,神氣潰亂,遂成癇證,發(fā)時(shí)吐舌急叫,面色乍紅乍白,如人將捕之狀。
量?jī)捍笮∨c服,用淡姜湯送下。
琥珀15克 飛朱砂30克 煅青礞石15克 珠粉4.5克 天竺黃30克 膽星30克 白附子9克 天麻15克 全蝎9克 僵蠶30克 天花粉30克 水飛寒水石30克 西牛黃1.5克 飛腰黃15克 麝香3克 生甘草90克
上藥各取凈末和勻,將甘草煎汁去滓,同白蜜60克煉熟,化水泛丸,約成丸950粒,金箔450張為衣。
祛風(fēng)痰,鎮(zhèn)驚搐。治小兒驚風(fēng)痰喘搐搦。
每服3粒至5粒,分二次,開(kāi)水化服。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天麻 天南星(炮)蟬殼 防風(fēng)(去蘆)朱砂(別研)僵蠶(直者,微炒去絲)各7.5克 全蝎14個(gè)(去毒)雄黃(別研)白附子(炮)麝香(別研)各7.5克 金箔 銀箔各20片
制法上為細(xì)末,乳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兒驚風(fēng)。
用法用量每服1~2丸,薄荷湯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十《直指小兒方》卷二:鎮(zhèn)驚丸處方紫石英(燒,醋淬,研)鐵粉 遠(yuǎn)志肉(姜制,焙)茯神 人參 琥珀 滑石 南星(炮)蛇黃(煅,醉淬)龍齒各7.5克 熊膽4克 輕粉0.3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丸,朱砂為衣,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兒驚癇。
用法用量每次1丸,金、銀湯或豬乳調(diào),拭入口中。
摘錄《直指小兒方》卷二《醫(yī)宗金鑒》卷五十一:鎮(zhèn)驚丸處方茯神 麥冬(去心)各15克 辰砂 遠(yuǎn)志(去心)石菖蒲 棗仁(炒)各9克 牛黃4.5克 川黃連(生)9克 珍珠6克 膽星15克 釣藤鉤15克 天竺黃15克 犀角9克 甘草(生)6克
制法上藥共研細(xì)末,煉蜜為丸,每丸重1.5克。
功能主治治小兒心、肝熱盛,因受驚嚇,神氣潰亂,遂成癇證,發(fā)時(shí)吐舌急叫,面色乍紅乍白,如人將捕之狀。
用法用量量?jī)捍笮∨c服,用淡姜湯送下。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五十一《中藥成方配本》:鎮(zhèn)驚丸處方琥珀15克 飛朱砂30克 煅青礞石15克 珠粉4.5克 天竺黃30克 膽星30克 白附子9克 天麻15克 全蝎9克 僵蠶30克 天花粉30克 水飛寒水石30克 西牛黃1.5克 飛腰黃15克 麝香3克 生甘草90克
制法上藥各取凈末和勻,將甘草煎汁去滓,同白蜜60克煉熟,化水泛丸,約成丸950粒,金箔450張為衣。
功能主治祛風(fēng)痰,鎮(zhèn)驚搐。治小兒驚風(fēng)痰喘搐搦。
用法用量每服3粒至5粒,分二次,開(kāi)水化服。
摘錄《中藥成方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