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紫蘇子湯

    《備急千金要方》卷七:紫蘇子湯別名

    蘇子降氣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降氣湯(《普濟(jì)方》卷一八三)。

    處方

    紫蘇子27克 前胡 厚樸 甘草 當(dāng)歸各3克 半夏27克 橘皮9克 大棗5枚 生姜50克 桂心12克

    制法

    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

    降氣平喘,祛痰止咳。治上實(shí)下虛,痰涎壅盛,喘咳短氣,胸膈滿悶;或腰疼腳弱,肢體倦??;或肢體浮腫,舌苔白滑或白膩等。

    用法用量

    以水2.6升,煮取500毫升,分為五服,日三夜二。

    備注

    方中蘇子降氣祛痰,止咳平喘為君藥;半夏、厚樸、前胡、橘皮理氣化痰,止咳平喘,共為臣藥;君臣相配,以治上實(shí)之有條。桂心溫腎祛寒,納氣平喘;當(dāng)歸既養(yǎng)血補(bǔ)肝,同桂心以溫補(bǔ)下虛,又能治咳逆上氣;甘草、生姜、大棗和中調(diào)藥,是為佐使。諸藥合用,上下兼顧而以上為主,使氣降痰消,則喘咳自平。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七《圣濟(jì)總錄》卷十九:紫蘇子湯處方

    紫蘇子(炒)240克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150克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桂(去粗皮)各90克 甘草(炙)人參 白術(shù)各60克

    制法

    上七味,研粗末搗篩。

    功能主治

    酶氣化痰,培土生金。治肺痹,胸心滿塞,上氣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5片,大棗2枚(擘),同煎至120毫升,去滓溫服,不計(jì)時(shí)候。

    備注

    方中紫蘇子、半夏、橘皮理氣化痰;桂枝助蘇子、半夏降逆氣;人參、白術(shù)益氣健脾,培土生金;甘草調(diào)和諸藥。上藥并用,共奏降氣化痰,培土生金之功。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十九《重訂嚴(yán)氏濟(jì)生方》:紫蘇子湯處方

    紫蘇子30克 大腹皮 草果仁 半夏(湯泡七次)厚樸(去皮,姜制,炒)木香(不見火)橘紅 木通 白術(shù) 枳實(shí)(去瓤,麩炒)人參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

    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

    理氣寬中。治憂思過度,邪傷脾肺,心腹膨脹,喘促胸滿,腸鳴氣走,漉漉有聲,大小便不利,脈虛緊而澀。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大棗2枚,煎至21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重訂嚴(yán)氏濟(jì)生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莪術(shù)油82g 冰片75g性狀呈乳白色、乳黃色或棕黃色的子彈形。炮制上二味,將莪術(shù)油與75g聚山梨酯80混勻,冰片用適量的乙醇溶解,與上述油溶液混合均勻。另取聚氧乙烯硬脂酸酯1551g,置水浴上熔化,加入上述藥液,充分?jǐn)噭?,灌入栓劑模中?.....
  • 處方巴豆1錢(微炒,研末)。功能主治小兒初生,口內(nèi)兩腮腫起。用法用量糝膏藥上貼囟門。摘錄《瘍科遺編》卷下......
  • 處方麻黃16兩,連翹4兩,生石膏8兩,滑石8兩,羌活6兩,天麻4兩,梔子(炒)2兩,細(xì)辛4兩,防風(fēng)4兩,獨(dú)活4兩,甘草4兩,全蝎2兩,薄荷2兩,白芍2兩,大黃2兩,荊芥2兩,黃芩2兩,川芎2兩,桔梗2兩,菊花2兩,當(dāng)歸2兩,白術(shù)(炒)2兩,......
  • 處方纏豆藤1兩5錢(8月內(nèi)收取毛豆梗上纏繞紅黃大者,陰干),生地黃1兩,山楂肉1兩,牛蒡子1兩,辰砂1兩(水飛,研細(xì)),黑豆30粒,新升麻7錢5分,獨(dú)活2錢,甘草5錢,當(dāng)歸(酒浸)5錢,赤芍藥5錢,黃連5錢,桔梗5錢,連翹7錢,苦絲瓜2條(......
  • 處方青皮(麩炒)2錢,橘紅5錢,白術(shù)(去蘆,蜜水炒)1兩半,白茯苓7錢半,麥門冬(去心)1兩,使君子肉(銼,炒)7錢5分,山楂肉5錢,麥芽(炒)5錢,金櫻子5錢,金櫻子肉(炒)5錢,芡實(shí)仁2錢半,蓮心肉(隔紙炒)5錢,甘草2錢。制法上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