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梔子豉湯

    《傷寒論》:梔子豉湯處方

    梔子9克(劈)香豉4克(綿裹)

    功能主治

    清熱除煩。治發(fā)汗吐下后,余熱郁于胸膈,身熱懊憹,虛煩不得眠,胸脘痞悶,按之軟而不痛,嘈雜似饑,但不欲食,舌質紅,苔微黃,脈數。

    用法用量

    以水400毫升,先煮梔子,得250毫升,納鼓煮取150毫升,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止后服。

    備注

    方中梔子味苦性寒,泄熱除煩,降中有宣;香豉體輕氣寒,升散調中,宜中有降。二藥相合,共奏清熱除煩之功。

    摘錄《傷寒論》漢·《傷寒論》:梔子豉湯組成

    梔子十四個(9克)、香豉四合(6克)。

    用法

    先煮梔子,后納豆豉,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功效

    清宣郁熱,除煩止躁。

    主治

    外感熱病氣分輕癥,表邪已罷,虛煩不得眠,甚者反復顛倒,心中懊儂,胸脘痞悶,饑不能食,舌苔薄黃膩,脈數。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抑郁癥、焦慮癥、失眠、反流性食管炎、小兒睡驚癥等病癥:

    1.抑郁癥:以本方治療44例,與鹽酸氟西汀治療46例對照,15日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后,結果:在改善某些癥狀體征方面梔子豉湯與鹽酸氟西汀療效相當,在對全身癥狀的綜合改善上優(yōu)于鹽酸氟西汀,副作用比鹽酸氟西汀少。(《中醫(yī)臨床研究》2012第1期)

    2.焦慮癥:以加味梔子豉湯治療焦慮癥50例,結果:痊愈5例,顯效26例,有效1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湖南中醫(yī)雜志》2009第6期)

    3.失眠:本方合甘麥大棗湯加減治療更年期失眠癥30例,對照組30例,予地西泮5mg/次,每晚睡前30分鐘口服;谷維素20毫克、維生素Bi 20毫克,每日3次。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73.30%。(《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年第34期)

    4.反流性食管炎:以本方加味治療184例,與奧美拉唑治療184例對照,療效判定標準以癥狀完全消失為顯效。結果:治療組和對照組的臨床痊愈、顯效、有效例數分別為147、21、11例和115、33、22例。治療組愈顯率91.30%,對照組愈顯率80.43%,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

更多中藥材
  • 《平易方》卷三:保胎散處方熟地8錢,山藥5錢,杜仲(鹽水炒)3錢,白芍(酒炒)3錢,黃耆(酒炙)3錢,白術(土炒)2錢,補骨脂(酒炒)2錢,川斷2錢。功能主治孕婦傷胎動氣,下血,或常易小產者,服之可保足月分娩。用法用量清水煎服。摘錄《平易方......
  • 別名保胎散處方歸身、川芎、茯苓、玉竹、續(xù)斷、杜仲(炒)、黃芩(酒炒)、白術(土炒)、甘草。功能主治清熱安胎。主孕婦出痘腰痛。用法用量保胎散(《驗方新編》卷十)。摘錄《醫(yī)鈔類編》卷十九引聶氏方......
  • 處方黨參(飯上蒸3次)4兩,白術(蜜炙黃勿焦)4兩,當歸(酒炒)4兩,大熟地(酒蒸)6兩,茯苓(乳蒸3次)3兩,山藥(乳蒸3次)3兩,杜仲(姜汁炒斷絲)3兩,白芍(酒炒)3兩,川芎(炒黑)2兩,續(xù)斷(酒洗曬干)5兩,子芩(酒炒)1兩,砂仁(......
  • 處方大熟地5錢,山萸肉2錢5分,益母草1錢,條黃芩5分,麥冬2錢5分,生地1錢5分,阿膠1錢,北五味1分。功能主治小產諸癥。用法用量從受胎2個月服起,每日1劑,服50劑止。摘錄《達生編》卷下......
  • 處方黃芩4克 砂仁 荊芥穗 當歸身 白芍 連翹 生地黃 廣陳皮各3克 川芎2.4克 甘草0.9克制法上藥銼為粗末。功能主治主妊娠血分有熱,目病凝脂翳障。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食后溫服。摘錄《審視瑤函》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