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遠志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遠志丸處方

    遠志(去心,姜汁炒)牡蠣(煅,取粉)各60克 白茯苓(去皮)人參 干姜(炮)辰砂(別研)各30克 肉蓯蓉(凈洗,切片,焙干)120克

    制法

    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補腎養(yǎng)心,定志安神。治心腎兩虛,精神恍惚,健忘多驚,睡臥不寧,遺精淋濁,虛汗盜汗,耳聾耳鳴。

    用法用量

    每服30粒,空腹時煎燈心、鹽湯下,或溫酒送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三:遠志丸處方

    遠志(去心,炒)山藥(炒)熟地黃 天門冬(去心)龍齒(水飛)各180克 麥門冬(去心)五味子 車前子(炒)白茯苓 茯神(去木)地骨皮 桂心各150克

    制法

    上藥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心腎氣不足,驚悸健忘,夢寐不安,遺精,面色無華,足脛酸疼。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腹時溫服,用酒或米湯送下。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三《重訂嚴氏濟生方》:遠志丸處方

    遠志(去心,姜汁淹)石菖蒲各60克 茯神(去皮、木)人參 龍齒 白茯苓各30克

    制法

    上藥研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予大,辰砂為衣。

    功能主治

    固攝精氣,交通心腎,寧神定志。治因事有所大驚,夜多異夢,神魂不安,驚悸恐怯。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食后、臨臥用溫開水送下。

    摘錄《重訂嚴氏濟生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半夏 白茯苓 熟蒼術(shù) 厚樸 廣皮 甘草功能主治健脾燥濕,化痰消飲。主治濕氣傷脾,痰飲內(nèi)停,嘔吐清水,胸脘飽悶。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癥因脈治》卷二......
  • 處方半夏15克 茯苓塊15克 川連3克 厚樸9克 通草24克功能主治燥濕利水。主治濕郁于脾,胸部痞滿,不饑不食。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通草成800毫升,再入余藥,煮成300毫升,分三次服。摘錄《溫病條辨》卷二......
  • 處方人參2錢,陳皮2錢,黃耆1錢5分,當(dāng)歸1錢5分,白術(shù)1錢5分,白芷1錢5分,川芎、茯苓、皂角刺、乳香、沒藥、金銀花、甘草節(jié)。功能主治癰瘍半陰半陽,似潰非潰,似腫非腫,此皆元氣虛弱,失于補托所致。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摘錄《瘍科選粹》卷......
  • 處方蛤蚧2對(涂酥炙),人參6分,蕓桔梗6分,知母6分,紫蘇6分,豬牙皂角(酥炙)6分,甜葶藶(炒)6分,鱉甲8分(酥炙),檳榔6分,白前6分,柴胡8分,漢防己6分,杏仁(炒,去皮尖)6分,羚羊角(炒)6分,郁李仁(炒,去皮)6分,紫菀6分......
  • 處方白芍30克 柴胡6克 當(dāng)歸9克 川芎15克 甘草3克 蔓荊子3克 半夏3克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活血祛風(fēng)。主治郁氣不宣,風(fēng)邪外襲,半邊頭痛,多在左邊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辨證錄》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