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延胡索散

    《圣濟總錄》卷一五一:延胡索散處方

    延胡索 當(dāng)歸(切,焙)蒲黃(炒)芎藭 生干地黃(焙)赤芍藥 澤蘭 蓬莪術(shù)(煨,銼)天麻 桂(去粗皮)滑石各30克 地榆(醋炒,焙)15克

    制法

    上十二味,搗羅為散。

    功能主治

    活血調(diào)經(jīng)。治室女月水不利,骨節(jié)酸痛,頭面微浮,筋脈拘急,或生丹疹,寒熱不時,飲食無味。

    用法用量

    每服6克,溫酒或薄荷、茶清調(diào)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一《醫(yī)方類聚》卷二三五引《管見大全良方》:延胡索散處方

    延胡索 當(dāng)歸各30克 琥珀(研)蒲黃(炒)各0.3克 桂心0.9克 赤芍藥15克 紅蘭花6克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治產(chǎn)后兒枕腹痛。

    用法用量

    空腹時用童便合酒溫調(diào)9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三五引《管見大全良方》《濟陰綱目》卷一:延胡索散處方

    延胡索 當(dāng)歸(酒浸)赤芍(炒)蒲黃(炒)桂皮 乳香 沒藥各3克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治婦人氣滯血瘀,脘腹脹痛,或經(jīng)行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9克,溫酒空腹服。

    摘錄《濟陰綱目》卷一《陳素閹婦科補解》卷一:延胡索散處方

    延胡6克,當(dāng)歸6克,川芎3克,赤芍6克,生地9克,丹參12克,紅花4.5克,香附4. 5克,烏藥4.5克,熟艾6克,砂仁3克,生蒲黃4.5克。

    功能主治

    行氣通經(jīng)。主瘀血阻絡(luò)。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陳素閹婦科補解》卷一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薄荷3錢,焦山楂5錢,白豆蔻2錢,車前子2錢,廣陳皮1錢5分,檳榔4錢,鉤藤4錢,牛黃3分,澤瀉3錢,草豆蔻2錢,砂仁2錢,甘草1錢,神曲2錢,燈心1錢,膽草1錢,蟬蛻2錢,黃連1錢,天竺黃1錢,僵蠶1錢。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丸重......
  • 《圣濟總錄》卷九:保壽丸處方牛黃(研)半兩,丹砂(研)半兩,雄黃(研)半兩,犀角(鎊屑)半兩,天麻半兩,蟬殼(去土)半兩,干姜(炮)半兩,白僵蠶(炒)半兩,半夏(湯洗10遍,焙)半兩,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半兩,天南星(炮)半兩,白附子(......
  • 處方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1兩,赤石脂(煅)半兩,白姜(炮,洗)半兩,蓽澄茄半兩。制法上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臟腑虛寒,瀉痢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飲送下。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七......
  • 處方硫黃(光明者,研兩復(fù)時,取末)11兩,青鹽4兩半(研),陽起石(別研如粉)3兩,附子(炮裂,去皮臍)3兩,牛膝(酒浸,切,焙)3兩,楮實3兩,桂(去粗皮)3兩。制法將4味草藥為末,與前3味研約同攪,再研勻,別取干姜6兩(細(xì)末),煮生姜面......
  • 《嬰童百問》卷十:保壽散處方白茯苓1兩,新羅參1兩,川雄黃1兩,牙消1兩,甘草(炙)1兩,片腦少許,麝香少許,牛黃少許(無亦得)。制法上為細(xì)末,入錫合內(nèi)收之。功能主治嬰孩驚熱、潮熱、風(fēng)熱、虛熱,頭額溫壯,白日夜間多啼,傷濕鼻流清涕,喉咽時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