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一掃光

    《萬病回春》卷七:一掃光處方

    細(xì)茶9克(口嚼爛)水銀(入茶內(nèi)研)3克 牙皂 花椒各6克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治小兒頭上肥瘡。

    用法用量

    香油調(diào)搽。

    摘錄《萬病回春》卷七明·《外科正宗》:一掃光出處

    一掃光,出自明·《外科正宗》。本方原名“諸瘡一掃光”。

    組成

    苦參、黃柏各一斤(各500克),煙膠一升(500克),木鱉肉、蛇床子、點紅椒、明礬、枯礬、硫黃、大風(fēng)子肉、樟腦、水銀、輕粉各二兩(各60克),白砒五錢(15克)。

    用法

    上藥共研細(xì)末。熟豬油二斤四兩(1120克)化開,入藥攪勻,作丸如龍眼大。用時烤熱,搽擦瘡上。

    功效

    殺蟲止癢。

    主治

    主治白禿瘡,疥瘡,白屑風(fēng)等。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頭癬、疥瘡、神經(jīng)性皮炎、陰囊濕疹、銀屑病、帶狀皰疹等病癥。

    帶狀皰疹:諸瘡一掃光加味改成酊粉劑外搽治療帶狀皰疹60例。方法:每日外搽患處5~8次,用時搖勻。1周為1個療程。病重痛劇者、范圍廣泛者配合內(nèi)服柴胡清肝湯(《外科正宗》方)、龍膽瀉肝湯。經(jīng)1個療程治療,42例皮膚皰疹干枯結(jié)痂、紅赤腫消,痛止,18例痛大減僅夜問有時針刺痛;2個療程后全部病例痛止,皰疹干枯痂殼脫落而愈。(《四川中醫(yī)》2001年第2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療疥瘡。方用硫黃、水銀、輕粉,大風(fēng)子解毒殺蟲,配以苦參、黃柏、明礬燥濕止癢。臨床應(yīng)用以頭癬、疥瘡以及皮膚頑癬為辨證要點。

    方歌

    《外科正宗》一掃光,苦參煙膠柏二礬,木鱉蛇床點紅椒,硫樟銀輕砒大風(fēng)。

    摘錄明·《外科正宗》
更多中藥材
  • 《先醒齋醫(yī)學(xué)廣筆記》卷二:保胎資生丸別名資生丸(《先醒齋醫(yī)學(xué)廣筆記》卷二)。處方人參(人乳浸,飯上蒸,烘干)90克 白術(shù)90克 白茯苓(研細(xì)末,水澄,蒸,曬干,入人乳再蒸,曬干)45克 廣陳皮(去白,略蒸)60克 山楂肉(蒸)60克 甘草(......
  • 處方生地4兩,鱉甲4兩,香附4兩,當(dāng)歸2兩,茯苓2兩,元胡2兩,白薇2兩,藁本2兩,益母2兩,川芎2兩,炒艾2兩,煅赤石脂2兩,丹皮2兩,白術(shù)2兩,青蒿2兩,肉桂5錢,沒藥1兩5錢,五味1兩,炙草1兩,沉香6錢,人參2兩,黃柏4兩。制法白酒......
  • 處方當(dāng)歸7分,川芎7分,芍藥7分,熟地7分,半夏7分,茯苓7分,甘草7分,白術(shù)7分,黃耆7分,阿膠7分,艾葉7分,地榆7分。功能主治妊娠胎動不安,腹腸疼痛,或時下血,及惡阻一切等癥。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錄《醫(yī)學(xué)入門》卷八......
  • 處方金釵石斛2錢,薏苡仁2錢,忍冬花2錢,山藥1錢,茯苓1錢,牡丹皮1錢,陳皮1錢,人參6分,甘草6分,木香6分。功能主治益其正氣。主楊梅瘡而有脾經(jīng)形癥者。用法用量上用水2大鐘,加大棗2枚,煎8分服,滓再煎服。兼服戊字化毒丸。摘錄《瘡瘍經(jīng)驗......
  • 處方當(dāng)歸1錢,山梔(炒黑)1錢,地榆1錢,牡蠣1錢,側(cè)柏葉1錢2分,川芎1錢2分,赤芍1錢2分,生地1錢2分。功能主治婦女月經(jīng)每次數(shù)日不能止,或隔幾日復(fù)見微紅。用法用量用燈心30莖,水煎,空心服。摘錄《玉案》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