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香連化滯丸

    《婦科玉尺》卷二:香連化滯丸處方

    木香 黃連各60克 青皮(炒)陳皮 厚樸(炙)枳實(shí)(炒)黃芩各75克 當(dāng)歸 白芍各150克 滑石 甘草 檳榔各60克

    制法

    共研為細(xì)粉,過羅,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

    清熱化濕,消積導(dǎo)滯。治妊娠下痢赤白。

    用法用量

    每服6克,一日二次,溫開水送下。

    摘錄《婦科玉尺》卷二清·《婦科玉尺》:香連化滯丸組成

    青皮、陳皮、厚樸、枳實(shí)、黃芩、黃連、當(dāng)歸、白芍、滑石、木香、甘草、檳榔。

    用法

    上藥各等分,研細(xì)末,水泛為丸,每服6~9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下。亦可用飲片作湯劑水煎服,各藥用量按常規(guī)劑量酌定。

    功效

    理氣化滯,清熱燥濕。

    主治

    濕熱壅滯,氣機(jī)不暢,腹痛泄瀉,下痢赤白,稠黏臭穢,里急后重,發(fā)熱口苦,肛門灼熱,心煩口渴,小便短赤,腸鳴腹脹,嘔惡不舒,胃納減退,胃脘疼痛,大便不暢,甚或便秘,消化不良,痰濕壅阻,脅肋疼痛,暖氣脘悶,飲食停滯,胸中煩熱痞悶,臟毒便血,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潰瘍性結(jié)腸炎、細(xì)菌性痢疾等病癥。

    急性細(xì)菌性痢疾:采用利福平加香連化滯丸治療急性菌痢30例,對(duì)照組29例以常規(guī)西藥治療。結(jié)果:兩組均治愈;治療組住院時(shí)間最長(zhǎng)5日、最短2日,平均3.5日;對(duì)照組住院時(shí)間最長(zhǎng)10日、最短6日,平均8日。提示中西藥聯(lián)合應(yīng)用提高了療效,縮短了療程。(《陜西中醫(yī)》2004年第9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治脾胃濕熱,氣機(jī)壅阻,腹瀉腹痛,下痢赤白等癥。方用理氣化濕導(dǎo)滯的木香、檳榔、青皮、陳皮、厚樸、枳實(shí),合以清熱燥濕調(diào)血的黃芩、黃連、當(dāng)歸、白芍。臨床應(yīng)用以腹痛腸鳴、泄瀉嘔惡、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為辨證要點(diǎn)。凡屬脾氣虛弱、脾失健運(yùn)泄瀉,腎陽虛衰溏泄,寒濕阻滯的腹瀉、痢疾等,均非本品所宜。

    方歌

    香連化滯首二皮,厚枳芩連歸芍草,滑石木香并檳榔,理氣化滯力燥濕。

    摘錄清·《婦科玉尺》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廣皮60克 半夏(姜制)30克 白茯神30克 白術(shù)(土炒)60克 枳實(shí)(麩炒)30克 蘇子(炒)18克 川芎15克 當(dāng)歸(酒洗)15克 白芍藥(鹽、酒洗,炒)24克 木香3克 甘草(炙)9克 香附90克 (長(zhǎng)流水浸三日,洗凈,炒黃色)神......
  • 處方人參4分(黨參用1錢5分),麥冬1錢5分,歸身1錢5分,甘草3分,通草8分,滑石1錢,細(xì)辛3分,燈心5分。功能主治婦人子淋,屬腎虛熱不能司化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大生要旨》卷二......
  • 處方茯苓3錢,蒼術(shù)2錢,荊芥2錢,防風(fēng)1錢,黃芩1錢,當(dāng)歸5錢,蒲公英2錢,半夏1錢。功能主治黃水瘡。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洞天奧旨》卷十一......
  • 處方人參5錢,白術(shù)5錢,茯苓3錢,巴戟天3錢,附子1錢,麥芽1錢,枳殼3分,檳榔3錢,車前子2錢,白豆蔻3錢,扁豆2錢,蘿卜子1錢。功能主治小兒脾胃虛寒,上吐下瀉,眼目上視,死亡頃刻.其狀宛似慢驚風(fēng)。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論述此方全在用參、附......
  • 處方人參(去蘆)1錢(焙),白術(shù)(炒)1兩,白附子(炮)1兩,南星(姜汁1碗煮干切片,炒)1兩,天麻(炮)1兩,辰砂(別研)1兩,當(dāng)歸(焙,去蘆)1兩,乳香(別研)1兩,沒藥(別研)1兩,吊藤(勾子者,焙)1兩,白僵蠶(直者,炒去絲)1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