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兒百壽丸

    處方

    鉤藤45g 僵蠶(麩炒)45g 膽南星(酒炙)75g 天竺黃75g 桔梗30g 木香75g 砂仁45g 陳皮75g 蒼術(shù)(制)75g 茯苓30g 山楂(炒)150g 六神曲(麩炒)45g 麥芽(炒)45g 薄荷45g 滑石150g 甘草30g 朱砂10g 牛黃10g

    性狀

    為棕紅色的大蜜丸;氣香,味甜。

    炮制

    以上十八味,除牛黃外,朱砂水飛成極細(xì)粉;其余鉤藤等十六味粉碎成細(xì)粉;將牛黃研細(xì),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清熱散風(fēng),消食化滯,鎮(zhèn)驚熄風(fēng),化痰止咳。用于小兒外感風(fēng)熱,發(fā)熱頭痛,消化不良,停食停乳,厭食噯氣,咳嗽痰多,內(nèi)熱驚風(fēng)。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周歲以內(nèi)小兒酌減。

    規(guī)格

    每丸重3g

    貯藏

    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干姜(炮)一兩,巴豆(去皮.油.研)、大黃,各二兩。炮制上件為末,煉蜜為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心腹諸卒暴百病,中惡客忤,心腹脹滿,卒痛如刀所刺,氣急口噤。用法用量每服三圓,溫水下,不拘時。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別名如圣散(《雜類名方》)。處方雄黃(研,生用)白礬(飛)藜蘆(厚者,去皮用仁,生用)豬牙皂角(去皮、弦>各等分制法上藥共研為末。功能主治主時氣纏喉風(fēng),咽喉閉塞,水谷不下,牙關(guān)緊急,不省人事。用法用量每用少許,鼻內(nèi)搐之,立見效。摘錄《衛(wèi)生寶......
  • 處方干姜(炮)4兩,甘草(炙)4兩,黃藥子4兩,板蘭根4兩,犀角(鎊)1兩。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功能主治中暍垂死。用法用量每服1丸,熱湯化服。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三十四......
  • 《醫(yī)方類聚》卷七十五引《施圓端效方》:備急散處方盆消120克 紫河車 青黛各15克 蒲黃30克 甘草60克 薄荷75克 僵蠶9克(炒)制法上藥共為細(xì)末,入消研勻。功能主治主咽喉腫痛生瘡,涎堵水米難下。用法用量每次1.5克,吹入咽喉中。摘錄《......
  • 處方硫黃60克 牛角(研令極細(xì))枯白礬各15克制法共研細(xì)末,和勻,水浸蒸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功能主治主氣虛傷冷,暴作水瀉,日夜二三十行,腹痛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米飲或鹽湯下。摘錄《政和本草》卷四引《孫尚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