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五倍子湯

    《瘍科選粹》卷五:五倍子湯處方

    五倍子 樸消 桑寄生 蓮房 荊芥各30克

    功能主治

    治痔瘡脫肛等。

    用法用量

    煎湯熏洗患處。

    摘錄《瘍科選粹》卷五明·《瘍科選粹》:五倍子湯組成

    五倍子、樸硝、桑寄生、蓮房、荊芥各一兩(各30克)。

    用法

    水煎,先熏后洗。

    功效

    消腫止痛,收斂止血。

    主治

    主治痔瘡腫痛。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外痔、肛腸病術(shù)后水腫等病癥。

    1.外痔:五倍子湯加減治療外痔93例(其中炎性外痔15例,靜脈曲張性外痔43例,結(jié)締組織性外痔17例,血栓性外痔18例),療程10日:以局部墜脹、疼痛、異物感消失,腫脹消退為痊愈標(biāo)準(zhǔn)。結(jié)果:痊愈77例,占82.8%,好轉(zhuǎn)16例,占17.2%。(《廣西醫(yī)學(xué)》2000年第2期)

    2.肛腸病術(shù)后水腫:患者120例(其中痔手術(shù)60例、肛瘺手術(shù)10例、肛裂手術(shù)50例),隨機(jī)分為本方加減坐浴治療60例,與西藥(PP液)坐浴治療60例對照,療程7日。療效評價以肛緣水腫消失,皮下無血栓形成,創(chuàng)面無感染,脹痛消失為顯效;肛緣水腫明顯減退,皮下暗紫減退,創(chuàng)面少量分泌物,無感染,脹痛減輕為有效:結(jié)果:治療組顯效15例,有效42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5%;對照組顯效10例,有效34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73.3%。(《福建中醫(yī)藥》2007年第1期)

    方解

    五倍子湯組方嚴(yán)謹(jǐn),主要用于治療痔瘡。如見炎性外痔可加蒲公英、紫花地?。谎ㄐ酝庵?、靜脈曲張性外痔、嵌頓痔重用樸硝,并加紅花、乳香、沒藥;肛門濕疹加苦參、蒼術(shù)、黃柏;肛周瘙癢加蛇床子、百部、地膚子;肛門下墜感加黃芪、升麻、枳實(shí)。

    現(xiàn)代研究

    臨床報道也見于治療痔術(shù)后并發(fā)癥、尿道肉阜、肛管直腸脫垂等病癥。實(shí)驗(yàn)研究表明,五倍子的主要成分有鞣酸、沒食子酸、樹脂、蠟質(zhì)等,鞣酸能使皮膚、黏膜、潰瘍的局部蛋白凝固而有收斂作用;五倍子的有效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傷寒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大腸桿菌等有抑制作用。

    方歌

    吾輩直銷接濟(jì)房。

    摘錄明·《瘍科選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白茅根20-30克,龍骨15-25克,牡蠣15-25克,生三七粉(吞服)3-5克,白芨粉10-15克,生在大黃6-10克,藕節(jié)炭(或藕汁)20-30克。功能主治涼血活血止血。主血熱壅盛,迫血妄行。用法用量冷水浸泡半小時,煮沸20分鐘即可......
  • 處方人參5錢,白術(shù)5錢,肉桂1錢,山藥1兩,巴戟天5錢,蛇床子3錢,附子5分,茯苓3錢,遠(yuǎn)志1錢,甘草1錢。功能主治補(bǔ)心腎之虛,溫命門、心包之火,去脾經(jīng)之濕。主心包、命門二經(jīng)之火衰,外感寒邪,而發(fā)奔豚,如一裹之氣從心而下,直至于陰囊之間,其......
  • 處方黨參4錢,炮姜6分,當(dāng)歸2錢,半夏1錢,茯苓3錢,白術(shù)1錢,厚樸1錢,砂仁1錢,桑皮2錢,杏仁3錢,蘇子1錢5分,陳香櫞皮6分。功能主治脾痹。摘錄《醫(yī)醇剩義》卷四......
  • 處方生川烏24g 生草烏24g 烏藥24g 白蘞24g 白芷24g 白及24g 木鱉子24g 關(guān)木通24g 木瓜24g 三棱24g 莪術(shù)24g 當(dāng)歸24g 赤芍24g 肉桂24g 大黃48g 連翹48g 血竭10g 阿魏10g 乳香6g 沒......
  • 處方生地3錢,丹參3錢,益母草3錢,烏賊骨6錢,茜草根(炒)1錢半,旱蓮草3錢,炒蘄艾3錢。功能主治養(yǎng)陰止血。主產(chǎn)后惡露不絕,量較多,色紅且有腥臭,腹部偶而作脹,口干心煩,舌淡紅苔黃,脈數(shù),屬血熱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中醫(yī)婦科治療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