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青木香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青木香丸處方

    補骨脂(炒香)蓽澄茄 檳榔(酸粟米飯裹,濕紙包,火中煨令紙焦,去飯)各1.2千克 黑牽牛7.32千克(炒香,別搗末3.6千克)木香600克

    制法

    上藥研為細末,入牽牛末拌勻,漸入清水和令得所,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行氣破滯,祛痰逐水。治氣滯痰阻,水濕內停,胸膈噎塞,腹脅脹痛,心下堅痞,腸中水聲,嘔噦痰逆,不思飲食;寒濕疝氣,結硬如石,控睪丸而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茶、湯、熟水任下,食后服。每酒食后可服5~7丸;小兒一歲服1丸。

    注意

    妊娠忌服。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七:青木香丸處方

    吳茱萸30克(分作二份,酒、醋浸一宿,焙干)香附子30克 蓽澄茄 青木香各15克

    制法

    上藥研末,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腎經有寒,疝氣脹痛。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腹時用鹽湯或乳香、蔥白湯送下。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七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黨參(飯上蒸3次)4兩,白術(蜜炙黃勿焦)4兩,當歸(酒炒)4兩,大熟地(酒蒸)6兩,茯苓(乳蒸3次)3兩,山藥(乳蒸3次)3兩,杜仲(姜汁炒斷絲)3兩,白芍(酒炒)3兩,川芎(炒黑)2兩,續(xù)斷(酒洗曬干)5兩,子芩(酒炒)1兩,砂仁(......
  • 處方大熟地5錢,山萸肉2錢5分,益母草1錢,條黃芩5分,麥冬2錢5分,生地1錢5分,阿膠1錢,北五味1分。功能主治小產諸癥。用法用量從受胎2個月服起,每日1劑,服50劑止。摘錄《達生編》卷下......
  • 處方黃芩4克 砂仁 荊芥穗 當歸身 白芍 連翹 生地黃 廣陳皮各3克 川芎2.4克 甘草0.9克制法上藥銼為粗末。功能主治主妊娠血分有熱,目病凝脂翳障。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食后溫服。摘錄《審視瑤函》卷四......
  • 處方黃牛鼻1具,黨參2兩,蜜炙黃耆2兩,白術1兩,歸身1兩5錢,白芍1兩5錢,熟地4兩,阿膠1兩,懷山藥3兩,川斷3兩,杜仲4兩,黃芩7錢,炙甘草5錢,春砂仁7錢,卷心荷葉1兩,蠶繭殼1兩。制法先將黃牛鼻、荷葉、蠶繭殼等3味炙灰存性,為末候......
  • 處方益母草(上截)3兩,香附米2兩(童便制),熟地黃3兩,歸身3兩,白芍3兩(酒炒),川芎2兩(酒洗),蘇梗2兩(忌鯉魚),陳皮3兩,炙草2兩,白茯苓2兩,白術2兩,條芩2兩(酒炒),蓮肉2兩(去皮心)。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每丸重3錢,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