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牛黃清心丸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牛黃清心丸處方

    羚羊角(鎊.另研.一兩) 麝香(另研.一兩) 龍腦(另研.一兩) 人參(去蘆.二兩半) 蒲黃(二兩半) 白茯苓(去皮.二錢半) 芎藭(一兩六錢半) 柴胡(一兩六錢半) 杏仁(另研.一兩六錢半) 桔梗(一兩六錢半) 防風(去蘆.一兩半) 白術(一兩半) 白芍藥(一兩半) 麥門冬(一兩半) 黃芩(一兩半) 神曲(一兩半) 當歸(一兩半) 阿膠(炒.一兩七錢半) 大豆黃卷(一兩七錢半) 肉桂(一兩七錢半) 干姜(七錢半) 牛黃(另研.一兩二錢) 犀角(另研.二兩) 雄黃(另研 八錢) 金箔(一千二百箔) 甘草(五錢) 乾山藥(十兩) 白蘞(七錢半) 大棗(另研.一百個)

    炮制

    上除大棗、杏仁、金箔、羚羊角、犀角、麝香、龍腦、雄黃另研,余藥別研為細末,入羚羊角等七味。入內再研和勻。將大棗煮熟去皮核,搗爛如泥。同煉蜜為丸,每一兩作十丸,金箔為衣。

    功能主治

    治諸風緩縱不隨,言語蹇澀,痰涎壅盛,心怔健忘,或發(fā)癲狂,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食后溫水下。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牛黃清心丸處方

    白芍藥 麥門冬(去心)黃芩 當歸(去苗)防風(去苗)白術各45克 柴胡 桔梗 芎藭 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黃,別研)各37.5克 神曲(研)蒲黃(炒)人參(去蘆)各75克 羚羊角末 麝香(研)龍腦(研)各30克 肉桂(去粗皮)大豆黃卷(碎炒)阿膠(碎炒)各53克 白蘞 干姜(炮)各22.5克 牛黃(研)36克 犀角末60克 雄黃(研,飛)24克 干山藥210克 甘草

更多中藥材
  • 處方五倍子1兩,白芷半兩,石灰3兩,堇泥1分。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止血,生肉,排膿。主刀斧傷,惡瘡。用法用量滴水為丸,作餅,晾干,刮下,摻。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八五引《吳氏集驗方》......
  • 處方熟石膏24克 升丹6克制法研極細末。功能主治提膿祛腐。潰瘍膿洗不暢。用法用量摻于瘡面,或制成藥線插人瘡中,外用膏藥或油膏蓋貼。摘錄《外傷科學》......
  • 《串雅補》卷二:八仙串處方干漆(炒令煙盡)5錢,丁香3錢,廣木香5錢,檀香5錢,檳榔5錢,防己1兩,黑丑(取頭末)3兩,白丑(取頭末)2兩(黑、白丑頭末和勻,分一半生用,一半炒熟用),楝樹根皮(為末)1兩(楝樹須要白皮而生子者用之,無子者不......
  • 《楊氏家藏方》卷九:八仙丸處方肉蓯蓉 牛膝 天麻(去苗)木瓜(去子,切)各120克(用好酒浸三日,焙干)當歸(洗,焙)60克 附子(炮,去皮、臍)60克 鹿茸30克(火燎,去毛,涂酥炙)麝香0.3克(別研)制法上藥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
  • 《洞天奧旨》卷六:八仙丹處方大黃6克,金銀花120克,當歸尾30克,玄參60克,柴胡9克,炒梔子9克,黃柏9克,貝母9克。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化痰行氣。主濕熱下注。(陰囊皮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摘錄《洞天奧旨》卷六《傷科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