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鹽豉80粒(炒香),巴豆14粒(去皮心膜,出油),大豆1雞子大(炒),黃連3方寸,芫花1方寸,消石1方寸,白蠟1雞子黃大。
上為末,研合,煉蠟丸之。
小兒諸注下及膿血,寒熱不絕。
四十日兒,服黍大1丸;一百日兒,2丸;二百日,麻子大2丸;1歲,胡豆大1丸;大人下病,如大豆3丸;每日1次。腸中病下,日中藥力盡,至暮不止者,復(fù)服1丸;夜半病下,雞鳴藥力盡不止者,明早復(fù)服1丸。謂下赤白也,極者不過3服。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鹽豉80粒(炒香),巴豆14粒(去皮心膜,出油),大豆1雞子大(炒),黃連3方寸,芫花1方寸,消石1方寸,白蠟1雞子黃大。
制法上為末,研合,煉蠟丸之。
功能主治小兒諸注下及膿血,寒熱不絕。
用法用量四十日兒,服黍大1丸;一百日兒,2丸;二百日,麻子大2丸;1歲,胡豆大1丸;大人下病,如大豆3丸;每日1次。腸中病下,日中藥力盡,至暮不止者,復(fù)服1丸;夜半病下,雞鳴藥力盡不止者,明早復(fù)服1丸。謂下赤白也,極者不過3服。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嬰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