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白三百棒

    拼音注音Bái Sān Bǎi Bànɡ別名

    紅三百棒

    出處

    《云南中草藥》

    來源

    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全草。秋季采集。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間。分布于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宿根直立草本,高約15厘米。根長圓錐形?;~有長柄,淡綠色微帶紅暈,葉片闊心形或亞圓形,長1~3厘米,寬2~4.8厘米,邊緣有淺圓鈍齒。花單生葉腋,粉紅色帶黃。蒴果。

    性味

    辛麻,溫。

    功能主治

    溫經(jīng)通絡(luò),止血接骨。外用治開放性骨折。

    復(fù)方

    治外傷出血:白三百棒研末撒布患處。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刺果衛(wèi)矛拼音注音Cì Guǒ Wèi Máo別名扣子花、巖風(fēng)出處《貴州草藥》來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長刺衛(wèi)矛的根。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于密林潮濕巖縫中。分布貴州、云南、四川等地。原形態(tài)攀援狀灌木,高達(dá)6米。樹皮灰褐色,小枝具四棱。葉......
  • 拼音注音Cì Guǒ Gān Cǎo別名胡蒼耳、馬狼稈、馬狼柴、狗甘草來源豆科甘草屬植物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以根及果實(shí)入藥。根全年可采;果秋冬成熟后采,均曬干。性味甘、辛,溫。功能主治果序......
  • 拼音注音Cì Guǒ Sū Mù別名忙果釘(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出處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豆科植物刺果蘇木的葉。夏季采集,曬干。生境分布生于疏林灌木叢、海邊村莊荒地上。分布廣東、廣西、臺(tái)灣等地。原形態(tài)藤狀灌木,全株有下彎的......
  • 《全國中草藥匯編》:刺果藤別名大膠藤、牛蹄麻、雞冠麻來源梧桐科刺果藤Buettneria aspera Colebr.,以根入藥。生境分布廣東、廣西、云南。性味澀、微苦,微溫。功能主治祛風(fēng)濕,壯筋骨。主治產(chǎn)后筋骨痛,風(fēng)濕骨痛,腰肌勞損。外用......
  • 別名藤杜仲[云南麗江]來源衛(wèi)矛科刺果藤仲Euonymus acanthocarpus Franch. var. scandens (Loes.) R. A. Blak.,以藤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溫。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通經(jīng)活絡(luò)。主治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