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化積散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化積散處方

    山楂(炒)麥芽(炒)神曲(炒)檳榔(炒)雞內(nèi)金(炒)二丑(炒)各500克

    制法

    共為細末。

    功能主治

    消食滯,化痞積。治小兒宿食不化,積滯痞塊,面色萎黃,不思飲食,腹大膨脹。

    用法用量

    每服3克,加糖少許,溫開水沖服,一日二次。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承德方):化積散處方

    生地4錢,雞內(nèi)金4錢,胡黃連1錢,砂仁1錢5分,甘草1錢5分,君子2錢,神曲(建)2錢,陳皮2錢,穿山甲3錢,茯苓6錢,扁豆6錢,蕪荑8錢,南山楂8錢,焦山楂2錢7分,焦麥芽2錢7分,焦神曲2錢7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開胃健脾,消滯寬中,磨積,消脹,消痞。主

    用法用量

    1-2歲每包服3次,3-4歲每包服2次,5-6歲每包服1次,白開水送下。

    注意

    忌粘、硬之物。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承德方)《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化積散處方

    檳榔10斤,三棱5斤,莪術(shù)5斤。

    制法

    上為細末,每斤加巴豆霜1兩6錢。

    功能主治

    男婦五積六聚。,癥瘕痃癖;小兒乳積、食積、蟲積,積聚痞塊。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紅糖水送下。小兒酌減。

    注意

    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審視瑤函》卷三:化積散處方

    白丁香五粒,凈樸消少許,硇砂1分,冰片少許。

    制法

    上研極細膩無聲。

    功能主治

    眼生魚子石榴癥,其狀一片,外面累顆聚萃而生,或淡紅,或淡白色,狀如榴子綻露于房,其病紅肉顆,或四、或六、或八,四角生來,障滿睛珠,視亦不見,是血部瘀實之病。

    用法用量

    點之。

    摘錄《審視瑤函》卷三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茯苓2錢,酸棗仁(炒)2錢,五味子(炒)1錢,當歸1錢,人參1錢5分,白術(shù)(炒)1錢,菖蒲5分,遠志(去心)6分,甘草(炒)5分。功能主治心氣不足,血氣不和,而患瘡證。用法用量上作2-3服,水煎服。摘錄《保嬰撮要》卷十一......
  • 處方八味丸加茴香。功能主治腎虛,寒疝疼痛。摘錄《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四......
  • 處方七味蕩滯,飲加大黃6分。功能主治妊娠下痢膿血,里急后重,腹痛,日夜無度。摘錄《產(chǎn)科發(fā)蒙》卷二......
  • 處方明礬1兩,蜜蠟1兩,牛黃1錢,真珠1錢,乳香1錢,沒藥1錢,朱砂1錢,雄黃5分。制法先將蠟溶化,離火下眾藥和勻,急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托里,護臟腑,止痛消毒。主癰疽。用法用量每服10丸,溫酒送下,日進3服。加至20丸。摘錄《痘疹傳......
  • 處方補骨脂(炒)1兩,巴戟天(去心)1兩,桑螵蛸(炒)1兩,菟絲子(酒浸3日,別搗)1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熟干地黃(焙)1兩,干姜(炮)半兩,枳殼(麩炒,去瓤)3分。制法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便滑數(shù)。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