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當歸尾(尖細梢,水浸)1兩,杏仁(浸,去皮尖)100個,黃丹(細研,水飛)6兩,肥嫩柳枝3兩半(切如一寸,水洗凈,令干),肥嫩桃枝1兩半(洗凈,令干),芝麻油1斤。
先令油熱,下挑、柳枝熬令半焦。以綿裹當歸、杏仁,同熬至桃、柳枝黑焦為度,去藥滓,濾油澄凈,抹去銚子中滓穢凈,再上火令沸,旋旋入黃丹,熬,滴水中不散為度,或只于紙上攤透為度。
一切熱瘡。
本方方名,《醫(yī)學綱目》引作“熱瘡寒膏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當歸尾(尖細梢,水浸)1兩,杏仁(浸,去皮尖)100個,黃丹(細研,水飛)6兩,肥嫩柳枝3兩半(切如一寸,水洗凈,令干),肥嫩桃枝1兩半(洗凈,令干),芝麻油1斤。
制法先令油熱,下挑、柳枝熬令半焦。以綿裹當歸、杏仁,同熬至桃、柳枝黑焦為度,去藥滓,濾油澄凈,抹去銚子中滓穢凈,再上火令沸,旋旋入黃丹,熬,滴水中不散為度,或只于紙上攤透為度。
功能主治一切熱瘡。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醫(yī)學綱目》引作“熱瘡寒膏藥”。
摘錄《東垣試效方》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