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六物湯

    《楊氏家藏方》卷十六:六物湯處方

    阿膠(蛤粉炒成珠子)糯米(炒)黃耆(蜜炙)川芎 當歸(洗,焙)熟干地黃(洗,焙)各等分

    制法

    上藥哎咀為末。

    功能主治

    治妊娠胎動不安,腰腿疼重,惡露頻下。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蔥白3厘米,同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六《仁齋直指附遺》卷五:六物湯別名

    知柏四物湯(《醫(yī)方集解》)。

    處方

    當歸 川芎 熟地 白芍 黃柏 知母各等分

    功能主治

    滋陰血,降腎火。治陰血不足,虛火內生。

    用法用量

    水煎,空腹時服。

    摘錄《仁齋直指附遺》卷五《直指》卷十六:六物湯處方

    蓽茇、荊芥穗、川楝子(不蛀,連皮核用)、生姜母、軟烏梅、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

    酒疸肚脹。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醫(yī)方類聚》引作“六物飲”。

    摘錄《直指》卷十六《直指》卷十二:六物湯處方

    嫩常山2錢半,柴胡2錢,雞心檳榔2錢,青皮(去白)2錢,草果仁1錢半,甘草(炙)1錢半。

    制法

    上銼,分3服。

    功能主治

    久瘧不已,寒少熱多。

    用法用量

    每服用大軟烏梅2個,好夏酒準1啜許,新水2盞,煎半,隔宿露空,以紗蓋之,次早拂明服。若寒熱等,加制厚樸2錢,略暖服,是日飲食皆勿用熱。

    摘錄《直指》卷十二《魏氏家藏方》卷七:六物湯處方

    罌粟殼(去頂?shù)偃浚鄢矗?2個,棗子12個,香薷1握,橘皮2枚(全者,去白),甘草5寸(炙),生姜10片。

    制法

    上為粗末,作3服。

    功能主治

    赤白痢,秋后不效者。

    用法用量

    用水1中碗,煎至7分,去滓,空心溫服。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七《醫(yī)級》卷八:六物湯處方

    當歸、熟地、川芎、白芍、肉桂、黃耆(炙)。

    功能主治

    氣血不足,寒滯食減;或陰虛氣陷,腹痛滯下;及婦人胞宮虛冷,帶濁崩墮,難產經閉;及疝瘕瘀蓄,痘瘡。

    用法用量

    胃寒嘔惡,加干姜;水道不利,加茯苓、澤瀉、豬苓;氣滯、氣逆,加香附、木香、丁香、砂仁、烏藥;陰虛疝痛,加楝實、吳萸、茴香;瘀蓄脹痛,經閉不行,去黃耆,加紅花、桃仁、茜草、牛膝、益母;瘡痘虛寒或表寒閉滯,加麻黃、細辛、紫蘇、羌、防之類。

    摘錄《醫(yī)級》卷八《直指附遺》卷十五:六物湯別名

    四物知柏湯、知柏四物湯、既濟湯

    處方

    川芎、白芍藥(酒炒)、生地黃(酒洗)、當歸(酒洗)、黃柏(蜜炒)、知母(酒炒)各等分。

    功能主治

    滋陰血,降腎火。主陰虛火旺,咳喘氣逆,血虛腹痛,面色萎黃,婦人崩漏,妊娠胎動,脈細數(shù);火證;血熱不得臥。肝經血熱筋攣;內傷陰火,內沖頭痛;崩血、漏血屬熱多者;肝腎虛熱成淋。

    用法用量

    四物知柏湯、知柏四物湯(《癥因脈治》卷二)、既濟湯(《證治寶鑒》卷二)。

    各家論述

    1.《醫(yī)略六書》;妊娠沖任血虧,熱迫于下,故胎動不安,此胎動因于血熱而胎失所養(yǎng)焉。生地滋陰涼血以安胎;當歸養(yǎng)血榮經以榮胎;川芎引入血海;白芍收斂任陰;黃柏清熱存陰;知母潤燥益陰,水煎溫服。俾熱化血充,則沖任清和而得所養(yǎng),胎無不安,何胎動之有乎?2.《成方便讀》:以地、芍壯水,知、柏退陽;有血證,故用當歸,引諸血各歸其所當歸之經;川芎能行血中之氣,自然氣順血調,不虛不滯矣。

    摘錄《直指附遺》卷十五《婦人良方》卷二引陳氏方:六物湯別名

    膠艾六合湯

    處方

    四物湯加阿膠、艾葉。

    功能主治

    痢疾,腹痛難忍;及妊娠傷寒汗下后,血漏不止,血痢不止,胎氣損者。

    用法用量

    膠艾六合湯(《元戎》)。本方方名,《玉機微義》引作“加味四物湯”?!对帧繁痉接盟奈餃膬?,阿膠、艾葉各五錢。

    摘錄《婦人良方》卷二引陳氏方《赤水玄珠》卷十四:六物湯處方

    四君子加酸棗仁、生姜。

    功能主治

    振悸不得眠。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赤水玄珠》卷十四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黃耆(炙)2錢,人參1錢,川芎8分,木香8分,當歸8分,肉桂3分,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痘瘡起脹時,氣血俱虛,頂陷色白者。用法用量加酒半杯同水煎,和人乳半杯溫服。氣不虛,去木香;血不虛,去當歸、肉桂;氣血弱甚者,加鹿茸1錢。各家論述此......
  • 處方人參、黃耆、甘草、當歸、淮熟地、川芎、枸杞子、山楂。功能主治痘疹氣血兩虛,囊薄色淡,身涼體靜,頂平頂陷,漿清皺軟者。用法用量上加生姜2片,炒糯米百數(shù)粒,水煎服。摘錄《救偏瑣言》卷十......
  • 《金鑒》卷五十六:保元化毒湯處方人參、黃耆(蜜炙)、甘草(炙)、當歸、南山楂、穿山甲(炒)、白芷、木香、僵蠶(炒、研)、川芎。功能主治氣血虛弱,痘瘡不能如期起脹,平扁頂凹,其色灰白,皮薄嫩亮,更現(xiàn)倦怠氣乏,不渴不煩等虛證。用法用量加煨姜,水......
  • 處方黃耆1兩,滑石末1兩。功能主治小兒痘疹5-6日后,痢疾或白或紅,或紅白相雜,及大人初痢、久痢。用法用量大人初痢,滑石用一兩五線、白糖一兩,不用黃耆;久痢,加黃耆,滑石仍用一兩五錢。摘錄《醫(yī)林改錯》卷下......
  • 處方人參、當歸、甘草、黃耆、白芍、米仁、茯苓。功能主治痘疹身涼體靜,漿不滿足,膿囊漸闊,收靨不齊。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摘錄《救偏瑣言·備用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