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樹扁竹

    《全國中草藥匯編》:樹扁竹別名

    石扁蘭、燕尾扁竹蘭、樹竹、老鼠尾巴、魚尾巴草、野扁竹、鳶尾葉莪白蘭

    來源

    蘭科莪白蘭屬植物鳶尾扁竹蘭Oberonia iridifolia Lindl.,以全草入藥。四季可采,開水燙后,曬干。

    性味

    淡,涼。

    功能主治

    理氣消食,清熱利尿,止咳止痛。用于消化不良,胃痛,腸炎,尿路感染,咳嗽,支氣管炎,哮喘,跌打損傷,骨折,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3~5錢;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樹扁竹拼音注音Shù Biǎn Zhú別名

    燕尾扁竹蘭、魚尾巴草、樹竹、老鼠尾、石扁蘭、野扁竹、石扁竹、毛鼠尾

    英文名all-grass of Irisleaf Oberonia出處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鳶尾蘭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beronia iridifolia (Roxb.)Lindl.[Cymbidium iridifolium Roxb.]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開水燙后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附生于喬木或巖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及云南。

    原形態(tài)

    鳶尾蘭,多年生附生草本,高12-30cm,簇生多數(shù)須根。葉厚,兩側(cè)壓扁并互相套疊,劍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4-13cm,寬1-2cm,先端有時稍歪斜,基部有關節(jié)??偁罨ㄐ驈闹仓曛行某槌觯h長于葉,直立,圓柱形,具多數(shù)密集的小花;小苞片薄革質(zhì),卵形,長1.5-2mm。花小,直徑約2mm,白綠色;萼片與花瓣均反折,花瓣比萼片狹;唇瓣近半圓形,邊緣近嚙蝕狀,先端2裂。蒴果倒卵狀橢圓形,長約5mm,柄長1.5mm?;ㄆ?0-11月,果期11-12月。

    歸經(jīng)

    膀胱經(jīng)

    性味

    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活血通絡。主尿路感染;支氣管炎;哮喘;腸炎;消化不良;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ā Bā Huā別名土黃花、巴巴葉、土黃芪、磨盤草。來源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圓錐苘麻的全株。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butilon peniculatum Hand.Mazz.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洗凈,切段,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
  • 《中國藥典》:巴戟天拼音注音Bā Jǐ Tiān別名雞腸風、雞眼藤、黑藤鉆、兔仔腸、三角藤、糠藤英文名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來源本品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 的干燥根。全......
  • 《全國中草藥匯編》:巴掌草別名千靈丹來源蘭科兜蘭屬植物同色兜蘭Paphiopedilum concolor Tang et Wang,以全草入藥。四季可采,洗凈切段,鮮用或曬干。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祛風止痛。用于肺結(jié)核,支氣管炎,......
  • 《中藥大辭典》:巴旦杏仁拼音注音Bā Dàn Xìnɡ Rén別名八擔仁(《飲膳正要》),巴達杏仁(《本草通玄》),叭噠杏仁(《要藥分劑》)。出處《綱目》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巴旦杏的干燥種子。果實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及核殼,取種仁,曬干。生境分......
  • 拼音注音Bā Máo Guǒ別名牛草果出處《貴州民間藥物》來源為禾本科植物五節(jié)芒根莖部葉鞘內(nèi)的蟲癭。蟲癭全年均可采集。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或草地。分布廣東、廣西、貴州、安徽、江蘇等地。原形態(tài)五節(jié)芒,又名:萱仔、馬兒扦。 多年生草本,高2~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