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款肺散

    《雞峰》卷十一:款肺散處方

    五味子1兩,紫菀1兩,赤茯苓1兩,檳榔半兩,枳殼半兩,桔梗3分,大腹皮3分,白術(shù)3分,貝母1兩,人參1兩,甘草半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肺虛氣痞,咳嗽喘滿,胸膈不利,痰涎嘔逆,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大盞,入生姜少許,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雞峰》卷十一《雞峰》卷十一:款肺散處方

    大半夏36個,杏仁36個。

    制法

    上入坩鍋子內(nèi)燒煙出,存性,為末。

    功能主治

    嗽。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至1錢,溫米飲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雞峰》卷十一《衛(wèi)生總微》卷十四:款肺散處方

    白僵蠶5兩(凈洗,去絲頭足,焙干),玄胡索(去皮)3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小兒風(fēng)壅痰盛,咳嗽氣急,壯熱頰赤,昏債嘔吐,面目浮腫,乳食減少。

    用法用量

    每服1字或半錢,淡韭汁溫調(diào)服之;嬰孩每服半字,乳汁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四《博濟》卷三:款肺散處方

    麻黃2兩(去根節(jié),炒),貝母1兩,桑白皮1兩(炒,銼),柴胡1兩半(去蘆,炒),杏仁1兩(去皮尖,炒),糯米1兩,款冬花1兩(去塵,炒)。

    制法

    上用新好者,杵為末。

    功能主治

    寒濕相交,咳嗽不止,胸膈悶亂,痰涎并多。

    用法用量

    方中柴胡用量原缺,據(jù)《普濟方》補。

    摘錄《博濟》卷三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甜杏4兩,白冰16兩。功能主治潤肺化痰,清金降火。主用法用量研和為粉。開水沖粘,當(dāng)茶點服用,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福州方)......
  • 處方叭噠扁杏仁4兩(泡,去皮尖。藥杏仁不用)。制法研如糊,加真正山東柿霜1兩,上白蜜2兩,同研爛成膏,飯鍋上蒸透。功能主治咳嗽。用法用量每用2-3匙,放舌上潤下。立愈。摘錄《同壽錄》卷二......
  • 處方故屋東壁土1升(碎),皂莢3挺(各長1尺2寸)。制法搗土為散。功能主治肛門滯出。用法用量挹粉肛頭出處,取皂莢炙暖更遞熨,取入則止。摘錄《千金》卷二十四......
  • 處方陳壁土。功能主治脫肛。痢時用力太努,肛門墜下。用法用量河水煎,候脫肛熏洗,以五倍子末摻之。摘錄《幼科金針》卷下......
  • 處方壁宮1枚(去頭腳尾,面裹煨熟),熊膽1錢(研入),麝香半錢(細(xì)研),黃連1錢(去須)。制法上為末,蟾酥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兒一切疳。心腹虛脹,愛食泥土,四肢壯熱。用法用量每眼5丸,研豬肝汁送下。摘錄《圣惠》卷八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