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烏桕根皮

    拼音注音Wū Jiù Gēn Pí別名

    木樟樹、卷子樹、白蠟樹、蠟燭樹

    英文名Chinese Tallowtree Root-bark來源

    為大戟科植物烏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的根皮。10月至次年2月挖根,取根皮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村邊、路旁。產(chǎn)于華東、中南、西南及甘肅。

    原形態(tài)

    落葉喬木,高可達(dá)15m,含白色乳汁。葉互生,菱狀卵形,長和寬各3~7cm先端短尖,下面初時粉白,后漸成黃綠色,秋季變紅色;葉柄上端有2腺體?;▎涡酝?,密集成頂生穗狀花序;雄花每3朵有1苞,生于花序上部,花萼杯狀,3淺裂,雄蕊2~3;雌花1~4,生于花序基部,花萼3深裂,子房上位,3室,柱頭3裂。蒴果近球形,熟時黑色。種子黑色,外面有白蠟層?;ㄆ?~8月,果期10~11月。

    性狀

    皮呈不規(guī)則塊片或卷成半筒狀。外表面土黃色,有縱橫紋理,并有橫長皮孔;內(nèi)表面較平滑,淡黃色,微有縱紋。折斷面粗糙。

    化學(xué)成分

    含花椒油素(xanthoxylin)、鞣花酸。

    性味

    性微濁,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拔毒消腫。用于水腫、臌脹、癥瘕積聚、二便不通、濕瘡、疥癬、疔毒。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臭威靈別名大葉兔耳風(fēng)、威靈仙[云南]來源菊科風(fēng)毛菊屬植物棉毛風(fēng)毛菊Saussurea lanuginosa Vant.,以根入藥。夏秋采集,洗凈切碎曬干。性味甘、辛,溫。功能主治潤肺止咳,解毒止痛。用于肺結(jié)核,支氣管炎,......
  • 拼音注音Chòu Shān Niú Bànɡ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山牛蒡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ynurus deltoides (Ait.) Nadai [Ono-pordum deltoides Ait;Synurus pu......
  • 《中藥大辭典》:臭山羊拼音注音Chòu Shān Yánɡ別名臭常山(《中國植物圖鑒》),臭苗(《中國藥植志》),大山羊、騷牯羊、地梔子、梔子黃(《貴州民間方藥集》),和常山(《中藥志》),大騷羊(《貴陽民間藥草》),白胡椒、大素藥(《貴州......
  • 別名和常山、胡椒樹、日本常山來源蕓香科臭常山屬植物臭常山Orixa japonica Thunb.,以根、莖、葉入藥。根、莖四季可采,曬干;葉夏秋采集,鮮用。性味苦、辛,涼。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截瘧,止痛,安神。用于風(fēng)熱感冒,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腫痛,胃......
  • 拼音注音Chòu Lǐ Zi別名老鴰眼、老烏眼。出處過去曾將《本經(jīng)》所載鼠李考證為本品,然根據(jù)植物分布,《本經(jīng)》等諸家本草所載鼠李并非本種,當(dāng)為鼠李科植物凍綠 Rhamnus utilis Decne.來源藥材基源:為鼠李科植物達(dá)烏里鼠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