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辰砂2兩,鐵鏵粉2兩1分(煅),牡蠣1兩1分(煅),人參半兩,珍珠10兩,大金箔200片(研),天花粉1兩,宣連1兩(九節(jié)者,去須),苦參1兩,扁豆(白者)1兩,知母1兩1分。
上為末,生栝蔞根嫩者取汁1盞,入煉蜜2盞,于銀石器內(nèi),煎7-8沸,候冷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消渴。
每服30粒,麥門冬湯送下,日5次。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辰砂2兩,鐵鏵粉2兩1分(煅),牡蠣1兩1分(煅),人參半兩,珍珠10兩,大金箔200片(研),天花粉1兩,宣連1兩(九節(jié)者,去須),苦參1兩,扁豆(白者)1兩,知母1兩1分。
制法上為末,生栝蔞根嫩者取汁1盞,入煉蜜2盞,于銀石器內(nèi),煎7-8沸,候冷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30粒,麥門冬湯送下,日5次。
摘錄《普濟方》卷一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