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浸酒

    《千金》卷四:浸酒別名

    浸藥酒

    處方

    大麻子3升,庵(艸閭)子2升,桃仁1升,桂心4兩,灶屋(火臺)煤4兩,土瓜根6兩,射干6兩,牛膝8兩。

    制法

    上(口父)咀,以清酒3升,絹袋盛藥,浸5宿。

    功能主治

    月經(jīng)不通,百療不愈者。

    用法用量

    浸藥酒(《圣惠》卷七十二)。

    摘錄《千金》卷四《圣惠》卷二十五:浸酒處方

    杜仲8兩(去皺皮,炙微黃色),石南3兩,羌活3兩,附子3兩(炮裂,去皮臍),牛膝3兩(去苗),防風(fēng)2兩(去蘆頭)。

    制法

    上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2斗,于瓷瓶中浸,7日后開取。

    功能主治

    諸風(fēng),腰腳疼痛。

    用法用量

    每飲1盞,日3-4度。

    摘錄《圣惠》卷二十五《圣惠》卷三十五:浸酒處方

    海藻1兩(洗去咸味)。

    制法

    上細銼,以清酒4升,浸2宿,濾去滓。

    功能主治

    癭氣,咽喉噎塞妨悶。

    用法用量

    每取半盞,細細含咽,不計時候服之。以愈為度。

    摘錄《圣惠》卷三十五《御藥院方》卷一:浸酒處方

    虎脛骨8兩(炙令黃,捶碎如棋子),丹參1大兩,天麻1大兩,桂1大兩,牛膝1大兩,菝葜1大兩,人參1大兩,烏頭2升(炒令得所),羚羊角6分,杜仲6分,芎藭6分,薏苡仁8分,南椒半兩(擇去閉口者)。

    制法

    上細銼,吹去末,生絹袋寬盛,沉于3斗酒中,浸令沒,密封經(jīng)7日開。

    功能主治

    益血,添氣力。主諸頭目腰腳筋骨風(fēng)。

    用法用量

    空腹量性飲,恒令微有酒氣。取1盞,添1盞,藥味薄則換。

    摘錄《御藥院方》卷一《準繩·瘍醫(yī)》卷五:浸酒處方

    老公須根、毛里金釵根、狗骨子根、大葉毛吹曲。

    制法

    上浸酒。

    功能主治

    馬(疒其)。

    用法用量

    暖服,不可煎。

    摘錄《準繩·瘍醫(yī)》卷五《圣惠》卷二十一:浸酒別名

    浸藥酒

    處方

    虎脛骨1斤(涂酥,炙令黃),側(cè)子5兩(炮裂,去皮臍),當歸5兩(銼,微炒)。

    制法

    上細銼,以生絹袋盛,以清酒1斗5升浸之,春、夏3日,秋、冬7日。

    功能主治

    風(fēng)腰腳疼痛冷痹。

    用法用量

    浸藥酒(《永樂大典》卷一三八七九引《十便良方》)。

    摘錄《圣惠》卷二十一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白術(shù)2兩,茯苓1兩,藿香1兩,厚樸1兩,半夏1兩,甘草1兩,黃橘皮1兩。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脾胃氣虛,胸膈膨悶,心腹脹滿,嘔逆惡心,噫氣吞酸,口淡無味,四肢倦怠,全不思食。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摘錄《......
  • 處方芎1錢,當歸4錢,人參1錢,桃仁10粒,姜炭5分,炙草5分,藿香4分,砂仁4分,姜3片(有汗勿用)。功能主治消塊,溫胃。主產(chǎn)后七日內(nèi)嘔吐不止,全不納谷,血塊未除。摘錄《胎產(chǎn)秘書》卷下......
  • 處方白術(shù)1錢,白茯1錢,滑石(水飛)7分,砂仁(炒)7分,木香(煨)5分。功能主治脾胃俱受病,吐瀉兼作者。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停食,加枳實、山楂、曲糵;挾驚,加膽星、天麻;風(fēng),加防風(fēng)、干葛;暑,加香薷、扁豆;虛,加人參;內(nèi)有熱,加......
  • 《景岳全書》卷五十一:安胃飲處方陳皮 山楂 麥芽 木通 澤瀉 黃芩 石斛功能主治胃火上沖,呃逆不止,胸脘痞悶,便結(jié)口渴,苔黃脈數(shù)。用法用量上藥用水23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時服。胃火熱甚,脈滑實者,加石膏。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一《醫(yī)......
  • 處方柴胡2錢,天花粉2錢,炒梔子2錢,甘草1錢,白芍3錢,丹皮3錢。功能主治少陽春溫,由春月傷風(fēng)所致。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辨證錄》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