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劫勞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劫勞散處方

    地骨皮二兩半,前胡(去蘆)、荊芥,各二兩七錢。香附子(炒.去毛)、蒼術(shù)(浸.去皮.焙)甘草,各三兩六錢。麻黃(去根.節(jié))、白芷,各四錢半。川芎二兩二錢半,桔梗(去蘆)七兩二錢,當歸七兩三錢半,肉桂(去粗皮)一兩三錢半,石膏九錢,陳皮(去白)一兩三錢,天仙藤二兩半。

    炮制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治五勞七傷,四時傷寒,山嵐瘴瘧,時行疫癘,心神煩躁,口苦舌干,憎寒壯熱,頭疼鼻塞,腰腳酸倦,背脊強急,渾身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水一盞,烏梅半個,入鹽同煎服。如要出汗,加蔥白、姜錢煎,連進三服。常服,溫鹽酒調(diào),熱鹽湯點亦得。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二:劫勞散處方

    地骨皮75克 前胡(去蘆)荊芥各81克 香附子(炒,去毛)蒼術(shù)(浸,去皮,焙)甘草(爛)各108克 麻黃(去根節(jié))白芷各13.5克 川芎68克 桔梗(去蘆)2.6克 當歸221克 肉桂(去粗皮)40.5克 石膏27克 陳皮(去白)39克 天仙藤75克

    制法

    上藥研為細末。

    功能主治

    治五勞七傷,四時傷寒,山嵐瘴瘧,時行疫癘,心神煩躁,口苦舌干,憎寒壯熱,頭疼鼻塞,腰腳酸倦,背脊強急,渾身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烏梅半個,入鹽同煎服。

    如要出汗,加蔥白、生姜。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二《云吱子保命集》卷下:劫勞散別名

    劫勞湯(《景岳全書》卷六十一)。

    處方

    白芍180克 黃耆 甘草 人參 當歸 半夏(洗)白茯苓 熟地黃 五味子 阿膠(炒)各60克

    制法

    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

    治心腎俱虛,咳嗽,唾中有紅絲,發(fā)熱盜汗,名曰肺痿。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生姜12片,大棗3個,煎取200毫升,溫服,一日三次。

    摘錄《云吱子保命集》卷下《云歧子保命集》卷下:劫勞散別名

    劫勞湯

    處方

    白芍藥6兩,黃耆2兩,甘草2兩,人參2兩,當歸2兩,半夏(洗)2兩,白茯苓2兩,熟地黃2兩,五味子2兩,阿膠(炒)2兩。

    功能主治

    肺痿。心腎俱虛,勞嗽,唾中有紅絲,發(fā)熱,盜汗。

    用法用量

    劫勞湯(《景岳全書》卷六十一)。

    摘錄《云歧子保命集》卷下《證治匯補》卷五:劫勞散處方

    白芍1錢,茯苓1錢,當歸1錢,貝母1錢,黃耆1錢,甘草5分,熟地2錢,棗仁1錢半,阿膠(蛤粉炒)1錢2分。

    功能主治

    心腎俱虛,發(fā)咳2-3聲,無痰,遇夜即熱,熱已即冷,時有盜汗,四肢倦怠,體瘦食少,夜臥恍惚,或有血絲者。

    用法用量

    合生脈散同煎服。

    摘錄《證治匯補》卷五《證治要訣類方》卷三:劫勞散處方

    人參、黃耆、甘草、當歸、芍藥、地黃、阿膠、紫菀各等分(又方有五味子)。

    功能主治

    曾因提重傷筋,以致臂痛。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證治要訣類方》卷三《局方》卷二(吳直閣增諸家名方):劫勞散處方

    地骨皮2兩半,前胡(去蘆)2兩7錢,荊芥2兩7錢,香附子(炒去毛)3兩6錢,蒼術(shù)(浸,去皮,焙)3兩6錢,甘草(爁)3兩6錢,麻黃(去根節(jié))4錢半,白芷4錢半,川芎2兩2錢半,桔梗(去蘆)7兩2錢,當歸7兩3錢半,肉桂(去粗皮)1兩3錢半,石膏9錢,陳皮(去白)1兩3錢,天仙藤2兩半。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五勞七傷,四時傷寒,山嵐瘴瘧,時行疫癘,心神煩躁,口苦舌干,憎寒壯熱,頭疼鼻塞,腰腳酸倦,背脊強急,渾身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烏梅半個、入鹽同煎服。如要出汗,加蔥白、姜錢煎,連進3服。常服濕鹽酒調(diào),熱鹽湯點亦得。

    摘錄《局方》卷二(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黃耆(炙)3錢,人參1錢,肉桂5分,丁香3分,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大壯氣血,固其腠理。主痘癥虛寒,腠理不密,衛(wèi)氣虛,起脹時痘上有小孔,不黑不白,名曰訌痘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醫(yī)林纂要》卷九......
  • 處方黃耆8分,白術(shù)8分(炒),白芍8分(炒),沙參8分,當歸6分,丹皮8分,白茯苓8分,熟地2錢,車前子8分。功能主治小兒腎疳,由肝脾失調(diào),加之先天腎水不足而成。體多瘦弱,目昏神倦,或涼或熱,或時時傷風。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六味地黃丸。摘錄......
  •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保元寒降湯處方生山藥30克 野臺參15克 生赭石25克(軋細)知母18克 大生地18克 生杭芍12克 牛蒡子12克(炒搗)三七6克(細軋,藥汁送服)功能主治主吐血過多,氣分虛甚,喘促咳逆,血脫而氣亦將脫,其脈上盛下虛......
  • 處方人參、黃耆(炙)、甘草(炙)、茯苓、升麻、甲片(炮)。功能主治痘疹元氣虛弱,不能運毒,斑痕不化,不能起膿成漿。用法用量生姜為引,酒煎服。若見點時白頭如(疒咅),元氣虛弱,色不紅活者,去山甲,加當歸、紅花。各家論述方中參、耆、炙草以補元氣......
  • 處方黃耆、當歸、僵蠶、白芍(炒)、防風、丹皮、桔梗、陳皮、甘草、糯米。功能主治小兒痘疹火癥,在六七八九日,曾用涼血解毒之藥,毒氣稍退,顏色少淡者。摘錄《幼科直言》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