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加味清心飲

    《世醫(yī)得效方》卷七:加味清心飲別名

    加減清心飲(《杏苑生春》卷七)。

    處方

    石蓮肉 白茯苓各刃克 益智仁 麥門冬 遠(yuǎn)志(水浸,取肉,姜制炒)人參各15克 石菖蒲 車前子 白術(shù) 澤瀉 甘草(微炙)各0.6克

    制法

    上藥銼散。

    功能主治

    治心中客熱煩躁,赤濁肥脂。

    用法用量

    每服9克,加燈心12莖,水煎服。

    摘錄《世醫(yī)得效方》卷七《得效》卷七:加味清心飲處方

    石蓮肉1兩,白茯苓1兩,益智仁半兩,麥門冬半兩,遠(yuǎn)志(水浸取肉,姜制炒)半兩,人參半兩,石菖蒲2分,車前子2分,白術(shù)2分,澤瀉2分,甘草(微炙)2分。

    制法

    上銼散。

    功能主治

    心中客熱煩躁,便下赤濁肥脂。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加燈心20莖,水煎服。

    有熱,加薄荷少許。

    摘錄《得效》卷七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茯苓4兩,生葛8兩,甘草2兩(炙),生姜5兩,半夏1升(湯洗),人參3兩,當(dāng)歸2兩,芎2兩,李根白皮(切)1升。制法上切。功能主治短氣,五臟不足,寒氣厥逆,腹脹滿,氣奔走沖胸膈,發(fā)作氣欲絕,不識人,氣力羸瘦,少腹起騰踴如豚子,走上走下......
  • 處方芍藥、川芎、茯苓、葛根、半夏、甘草、當(dāng)歸、甘李根皮。功能主治腎積,小腹如江豚跳躍上沖。摘錄《證治寶鑒》卷九......
  • 處方甘李白皮1兩半,干葛半兩,半夏4錢,白芍3錢,當(dāng)歸2錢,芎2錢,甘草2錢。制法上為細(xì)末。功能主治男子婦人因驚悸憂恚氣聚,自臍腹動悸,上行或沖咽喉,腹中痛。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后溫服。摘錄《雞峰》卷二十......
  • 處方大黃、龍膽、赤芍藥、川芎、白芷、牛蒡子、防風(fēng)、防己、黃芩、當(dāng)歸、甘草、梔子、生地黃、細(xì)辛、羌活、荊芥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兒五臟冷熱相攻,致目中漏睛膿出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1鐘半,煎至1鐘,去滓,食后溫服。摘錄《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
  • 處方郁金 細(xì)辛 降香 荊芥 防風(fēng) 橘紅 枳殼 銀花制法上藥為末。功能主治主各種痧疹。用法用量每服9克,微溫茶清調(diào)服。摘錄《衛(wèi)生鴻寶》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