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加味參苓白術散

    《育嬰秘訣》卷四:加味參苓白術散處方

    人參1錢,炙耆1錢,白術1錢,歸身(酒)1錢,炙草8分,青皮8分,陳皮7分,柴胡5分,夜明砂5分,木香5分,厚桂(去皮)5分,澤瀉5分,鱉甲(九肋,醋炙,去爪)2錢,使君子肉1錢,白芍(酒炒)1錢,山藥1兩。

    制法

    煮糊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補脾。主瘧疾。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作“加味參苓白術丸”。

    摘錄《育嬰秘訣》卷四《溫病條辨》卷三:加味參苓白術散處方

    人參2錢,白術1錢5分(炒焦),茯苓1錢5分,扁豆2錢(炒),薏仁1錢5分,桔梗1錢,砂仁7分(炒),炮姜1錢,肉豆蔻1錢,炙甘草5分。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噤口痢,嘔惡不饑,積少痛緩,形衰脈弦,舌白不渴。

    用法用量

    每服1錢5分,香粳米湯調服,日2次。

    各家論述

    參苓白術散兼治脾胃,而以胃為主,其功但止土虛無邪之泄瀉而已。此方則通宣三焦,提上焦,澀下焦,而以醒中焦為要者也。方中以四君兩補脾胃;加扁豆、薏仁以補肺胃之體;炮姜以補脾腎之用,桔梗從上焦開提清氣;砂仁、肉蔻從下焦固澀濁氣,二物皆芳香,能澀滑脫,而又能通下焦之郁滯,兼醒脾胃;引以粳米芳香悅土,以胃所喜為補也。

    摘錄《溫病條辨》卷三《會約》卷十四:加味參苓白術散處方

    人參(隨用),白術2兩,茯苓1兩半,山藥1兩5錢,陳皮1兩,蓮肉2兩,當歸2兩,炙草1兩,砂仁8錢,石菖蒲5錢,川芎7錢。

    功能主治

    平補脾胃。主月經(jīng)后期。

    摘錄《會約》卷十四
更多中藥材
  • 《雞峰》卷二十三:安中丸處方人參半兩,白術半兩,木香1分,藿香1分,甘草1分,枇杷葉1分,半夏1分,陳皮1分,丁香1分,檳榔1個,肉豆蔻2個。制法上為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脾胃不和,乳食減少。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后米飲送下......
  • 處方當歸、羌活、獨活、厚樸、半夏曲、麥芽、蒼術、陳皮、米殼、甘草、續(xù)斷、桔梗、茴香、川芎、南星、檳榔、芍藥、熟地黃各等分。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男子、婦人元陽虛憊,一切遠近氣疾,上攻頭目及喘息,虛浮腫滿,下注腿腰腹膝浮滿,氣噎心驚,十種水氣......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安中散處方玄胡索(去皮)、良姜(炒)、干姜(炮)、茴香(炒)、肉桂,各五兩。牡蠣(煅)四兩,甘草(炒)十兩。炮制上為細末。功能主治治遠年日近脾疼翻胃,口吐酸水,寒邪之氣留滯于內,停積不消,胸膈脹滿,攻刺腹脅,惡心嘔......
  • 《千金》卷二:安中湯處方黃芩1兩,當歸2兩,芎2兩,人參2兩,干地黃2兩,甘草3兩,芍藥3兩,生姜6兩,麥門冬1升,五味子5合,大棗35枚,大麻仁5合。功能主治婦人曾傷五月胎者。用法用量以水7升,清酒5升,煮取3升半,分4服,每日白天3次......
  • 處方廣皮60克 半夏(姜制)30克 白茯神30克 白術(土炒)60克 枳實(麩炒)30克 蘇子(炒)18克 川芎15克 當歸(酒洗)15克 白芍藥(鹽、酒洗,炒)24克 木香3克 甘草(炙)9克 香附90克 (長流水浸三日,洗凈,炒黃色)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