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加味保和丸

    《古今醫(yī)鑒》卷五:加味保和丸處方

    白術(shù)150克 陳皮(洗)90克 半夏(泡)90克 茯苓90克 神曲90克(炒)山楂肉90克 連翹60克 香附(醋炒)60克 厚樸(姜炒)60克 蘿卜子60克 枳實(炒)30克 麥芽(炒)30克 黃連(姜炒)30克 黃芩(酒炒)60克

    制法

    上藥為末,米糊為丸,麻子大。

    功能主治

    治實熱反胃。

    用法用量

    每服60丸,煎人參、竹瀝湯送下。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五《壽世保元》卷三:加味保和丸處方

    白術(shù)(去蘆,炒)5兩,枳實(麩炒)1兩,陳皮(去白)3兩,半夏(泡,姜炒)2兩,白茯苓(去皮)3兩,蒼術(shù)(米泔浸,炒)1兩,川厚樸(姜炒)2兩,香附(酒炒)1兩,神曲(炒)3兩,連翹2兩,黃連(酒炒)1兩,黃芩(酒炒)1兩,山楂肉3兩,麥芽(炒)1兩,蘿卜子2兩,木香5錢,三棱(醋炒)1兩,莪術(shù)(醋炒)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姜汁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消痰利氣,扶脾助胃,開胸快膈,消痞除脹,清熱消食。主虛弱之人,腹內(nèi)積聚癖塊,脹滿疼痛,面黃肌瘦,肚大青筋,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加至70-80丸,食后白滾湯送下。

    摘錄《壽世保元》卷三《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加味保和丸處方

    白術(shù)1兩5錢(土炒),神曲1兩5錢,蘿卜子1兩5錢(炒),廣皮1兩5錢,連翹1兩5錢,半夏1兩5錢(炙),香附1兩5錢(炙),茯苓1兩5錢,黃芩1兩5錢,黃連5錢,山楂1兩(炒),厚樸1兩(炙),枳實1兩(炒),麥芽1兩(炒)。

    制法

    上為細(xì)末,水法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和血補血,消補兼施,消多于補。主食積、酒積。痰飲。除胸膈痞滿,噯氣吞酸,腹痛便溏。

    用法用量

    每服3錢,白開水送下。

    各家論述

    本方為朱丹溪保和丸加枳實、香附、厚樸、黃芩而成?;蛑^保和丸原方麥芽傷腎,蘿卜子傷肺胃之氣,故主張以枳實、香附易之,不傷先后天之真氣。

    摘錄《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古今醫(yī)鑒》卷五:加味保和丸處方

    保和丸3錢,加姜汁浸炒黃連3錢,山楂肉3錢。

    制法

    上為末,米糊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實熱翻胃。

    用法用量

    每服60丸,煎人參、竹瀝湯送下。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五《保命歌括》卷五:加味保和丸處方

    山楂3兩,神曲(炒)3兩,半夏(洗)3兩,茯苓3兩,白術(shù)5兩,香附(酒浸)2兩,厚樸(姜汁炒)2兩,蘿卜子(炒)2兩,陳皮2兩,連翹2兩,蒼術(shù)(制炒)2兩,枳實(麩炒)2兩,凈黃連(酒炒)2兩,黃芩(酒炒)2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姜汁煮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消痰利氣,扶脾胃,進(jìn)飲食。主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后白湯送下。

    摘錄《保命歌括》卷五
更多中藥材
  • 《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上冊:安沖湯處方白術(shù)18克(炒)生黃耆18克 生龍骨18克(搗細(xì))生牡蠣18克(搗細(xì))大生地18克 生杭芍9克 海螵蛸12克(搗細(xì))茜草9克 川續(xù)斷12克功能主治補氣養(yǎng)血,固澀安沖。婦女月經(jīng)過多,過期不止,或不時漏下。用法......
  • 處方山藥15克,白術(shù)9克,炙甘草6克,石蓮肉9克,川斷9克,熟地12克,椿根白皮9克,生牡蠣30克,烏賊骨12克。功能主治平補脾腎,調(diào)經(jīng)固沖。主腎氣不固。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摘錄《劉奉五婦科經(jīng)驗》......
  • 別名安睡如神湯處方茯苓1錢,茯神1錢,白術(shù)1錢,山藥1錢,寒水石(煅)1錢,棗仁1錢,遠(yuǎn)志7分,炙草7分,朱砂5分,人參4分。功能主治通宵不寐。用法用量安睡如神湯(《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六......
  • 處方人參3錢,玄參1兩,茯苓3錢,白薇1錢,麥冬5錢,生地5錢,天花粉3錢,炒梔子3錢,白芍1兩,柴胡5分,甘草1錢。功能主治陰血不歸于陽氣之中所致陽厥,日間忽然發(fā)熱,一時厥去,手足冰涼,語言惶惑,痰迷心竅,頭暈眼昏。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
  • 《袖珍小兒》卷六:安和散處方木香、當(dāng)歸、川芎、前胡(去蘆)、柴胡(去蘆)、青皮(炒)、桔梗(炒)、甘草(炙)、赤茯苓各等分。制法上銼散。功能主治冷熱不調(diào)瀉。用法用量每服1錢,加生姜3片,大棗1枚同煎,空心服。摘錄《袖珍小兒》卷六《女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