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黃連飲

    《圣濟總錄》卷一七八:黃連飲處方

    黃連(去須)1兩,犀角(鎊)3分,白蘘荷根3分,黃芩(去黑心)3分,茜根3分,敗豉皮(炙焦)半兩,藍(lán)青半兩,甘草(炙,銼)半兩,白頭翁(去蘆頭)半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兒蠱毒痢,下血體羸。

    用法用量

    100-200日兒每服半錢匕,水半盞,煎至3分,去滓,分2次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八《圣濟總錄》卷七十四:黃連飲處方

    黃連(去須,炒)1兩,訶藜勒(煨,去核)1兩,地榆1兩,芍藥(炒)1兩,甘草(炙)2分,木香3分,當(dāng)歸(切,焙)3分。

    制法

    上銼細(xì)。

    功能主治

    脾寒洞泄。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四方出《丹溪心法》卷五,名見《東醫(yī)寶鑒》卷十一:黃連飲處方

    人參2錢,黃連1錢半,甘草(炙)5分,青竹葉10片,生姜1片。

    制法

    上銼。

    功能主治

    小兒心經(jīng)有熱夜啼。

    用法用量

    水煎,取汁灌口中。

    摘錄方出《丹溪心法》卷五,名見《東醫(yī)寶鑒》卷十一《圣濟總錄》卷一七八:黃連飲處方

    黃連(去須)1兩半,白蘘荷根1兩,犀角(鎊屑)1兩,黃芩(去黑心)1兩,白頭翁(去蘆頭)3分,茜根(銼)1兩,藍(lán)青(干者)3分,甘草(炙)半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兒熱毒痢下血。

    用法用量

    1-2歲兒每服半錢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分溫2服,空心、午后各1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八《圣濟總錄》卷一七五:黃連飲處方

    黃連(去須,炒)1兩,人參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當(dāng)歸(炙,銼)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高良姜半兩。

    制法

    上銼細(xì),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小兒腹脹,冷氣結(jié)塊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以水7分,煎取4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五《圣濟總錄》卷一六八:黃連飲處方

    黃連(去須)半兩,冬瓜瓤1分。

    制法

    上銼細(xì)。

    功能主治

    小兒多渴。

    用法用量

    以水1盞半,同煎至8分,去滓,分溫3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八《圣濟總錄》卷一四三:黃連飲處方

    黃連(去須)1兩,干姜(炮)1分,甘草(炙)半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腸風(fēng)瀉血如痢,腹中(疒丂)痛,面色萎黃。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加生姜2片、大棗1枚(擘),同煎至5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四三《圣濟總錄》卷七十六:黃連飲處方

    黃連(去須)4兩,阿膠(炙燥)4兩,當(dāng)歸(切,焙)4兩,赤石脂4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龍骨2兩,白術(shù)2兩。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臟毒下血,臟腑(疒丂)痛,日夜五七十行,及血痢甚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2盞,煎至1盞,去滓,空心食前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六《朱氏集驗方》卷六:黃連飲別名

    黃連散

    處方

    胡黃連、烏梅肉、灶下土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血痢。

    用法用量

    黃連散(《普濟方》卷二一二)。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六《玉案》卷三:黃連飲處方

    大黃5錢,黃連4錢,芒消5錢,梔子3錢。

    功能主治

    疸癥,大小便秘澀壅熱。

    用法用量

    加燈心30莖,不拘時服。

    摘錄《玉案》卷三《外臺》卷三十七引《小品方》:黃連飲處方

    黃連1兩,甘草(炙)1兩,萎蕤2兩。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熱上肝膈,腰腎冷極而腰痛如折,兩目欲脫。

    用法用量

    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納樸消1兩,頓服。得微利止。

    摘錄《外臺》卷三十七引《小品方》《圣濟總錄》卷一○五:黃連飲處方

    黃連(去須)1兩,淡竹葉50片,蘆根1兩半,羚羊角(鎊)1兩半,木通1兩半,旋覆花1兩半,桑根白皮1兩半。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眼生赤脈,痛澀推眵。

    用法用量

    以水6盞,煎至3盞,下芒消1兩,煎至2盞后,良久分溫3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圣濟總錄》卷一七九:黃連飲別名

    黃連散

    處方

    黃連(去須)1兩,豉200粒。

    制法

    上將黃連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兒心肺熱吐血。

    用法用量

    黃連散(《普衛(wèi)生總微》卷十五)。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九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當(dāng)歸5錢,熟地5錢,甘草2錢,黃耆1兩,白芍2錢,天花粉3錢,金銀花1兩,生地2錢。功能主治一切惡瘡初起者。用法用量水2碗,煎8分,半饑服。摘錄《洞天奧旨》卷十四......
  • 處方半夏(姜汁炒)、巴豆霜、當(dāng)歸、乳香、沒藥、硼砂、血竭、土鱉(倍用)各等分。制法上為細(xì)末。功能主治杖打極重者。用法用量每服8厘,好酒送下。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六引黃賓江方......
  • 別名和氣養(yǎng)血湯處方當(dāng)歸2錢,白術(shù)1錢5分,小茴羊藿1錢,腹皮1錢,黃耆1錢,川芎1錢5分,炙草8分。功能主治酒病后,和氣養(yǎng)血。主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摘錄《點點經(jīng)》卷一......
  • 《醫(yī)宗金鑒》卷八十八:八仙逍遙湯處方防鳳 荊芥 川芎 甘草各3克 當(dāng)歸(酒洗)黃柏各6克 茅山蒼術(shù) 牡丹皮 川椒各9克 苦參15克功能主治跌打損傷,腫硬疼痛,及一切風(fēng)濕疼痛。用法用量上藥共合一處,裝白布袋內(nèi),扎口,水熬滾,熏洗患處。摘錄《醫(yī)......
  • 《仙拈集》卷三:八仙酒處方當(dāng)歸1兩,生地1兩,杜仲1兩,牛膝1兩,枸杞1兩,五加皮2兩,土茯苓4兩(打碎)。功能主治補脾腎,壯筋骨,和顏悅色,令人有子。主用法用量用好生酒30斤,煮一炷香,將滓濾去,任服。摘錄《仙拈集》卷三《仙拈集》卷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