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黃連五苓散

    處方

    豬苓、澤瀉、白術(shù)、茯苓、陳皮、甘草、黃連、訶子、升麻、木香、藿香、粳米。

    功能主治

    內(nèi)熱,或傷食作瀉而臭,手足心熱,小便赤澀,瘡痘紅綻焮發(fā)者。

    摘錄《痘疹仁端錄》卷十一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阿魏15克(酒煮)麝香3克 雄黃9克 野水紅花子120克 神曲(炒)人參 白術(shù)(生)各30克 肉桂15克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腸覃,諸積,痞塊。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荸薺3個去皮,搗爛和藥,早晚各一服,用砂仁湯過口。摘錄《張氏醫(yī)通》卷十三......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不二丸處方巴豆(去皮、心、膜,去油)杏仁(去皮、尖,研)各70個 黃蠟40克 砒霜(研,入瓷罐內(nèi),以赤石脂固縫,鹽泥固濟,燒通赤,候冷取出)48克 白膠香(研細)12克 黃丹(炒)75克 乳香20克 朱砂(研飛)1......
  • 處方巴豆(去皮.心.膜.去油)、杏仁(浸.去皮.尖.研),各七十個;黃蠟一兩三錢,砒霜(研.入磁罐子.以赤石脂固封縫.鹽泥固濟.燒通赤.候泠取出)一兩六錢,白膠香(研細)四錢,黃丹(炒)二兩半,乳香(研)六錢半,朱砂(研飛)半兩,木鱉子(燒......
  • 《袖珍》卷一:不二散處方人言1兩(為末),飛面4兩(與人言用水和軟餅,鍋內(nèi)焙干為末),白扁豆末2兩,細茶末2兩。制法上同和勻。功能主治瘧疾。用法用量每服小半錢,已前半日,用溫茶調(diào)下,再用水蕩下。注意忌酒、面、魚等。摘錄《袖珍》卷一《外科方外......
  • 《經(jīng)驗秘方》卷下:不二膏處方金石斛16兩(去根,洗,切片),乳香4兩8錢(去油),真川貝16兩(去心,研),沒藥4兩8錢(去油),明天麻6兩8錢(洗,切片),甘草6兩4錢(洗,切片),巴豆肉5兩4錢(去油,研)。制法上用大麻油12斤,浸藥數(shù)......